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鞠曦"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八合一”理念下城市滨水空间营造的六个维度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5期38卷 31-38页
作者:章明 鞠曦 张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8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8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82 
上海自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后,于2014年底提出《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其中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总设计师团队,深度介入了上海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依托实践提出“八合一”理念,即城市设计、建筑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4期3卷 155-156页
作者:鞠曦安阳周易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4年 9月 10日至 13日在甲骨文的故乡、易都安阳隆重召开。大会主题是 :周易与现代化。相关内容 :一是周易与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管理科学、文学艺术 ;二是周易与中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业文化地景的叠合再生——以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1年 第4期 22-27页
作者:章明 秦曙 鞠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工作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以往仅仅对物质个体的存留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而是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将电厂滨水岸线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重视工业文化、工艺流程、工业景观的整体保护,关注工业遗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3年 第6期30卷 20-26页
作者:章明 陈波 鞠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的设计实践将设计者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人文特征的思考融入丰富的工业遗存物质基底。选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空间生产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绿之丘上海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20年 第1期63卷 92-99页
作者:鞠曦 章明 秦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工作室 
在产业结构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后工业社会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衰落的困境、社会和时代的媒体化表征都对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提出了使用及品质的全新诉求。人们与公共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一种必要性关联,而转变为某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有机更新视角下应对老龄化的历史街区社区营造途径探究--以ICCC国际设计竞赛新型老年社区“城市酵母”模型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7年 第23期14卷 49-51页
作者:鞠曦 陆诗亮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空间也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老去、失去活力,渐渐脱离时代主力军的队伍。本研究针对城市与人口的双重老龄化语境,以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分析我国养老模式及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现状,从老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嵌入·生长--基于下沉模式的体育建筑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年 第6期32卷 17-24页
作者:陆诗亮 张春雨 鞠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密度日益增大,环境恶化、用地不足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笔者分析了下沉模式在当今体育建筑设计中的可行性,并从建筑层面辨析了应用下沉模式之后的利弊关系,提出了下沉模式的适用参考。针对弊端因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负压隔离病房人性化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与建设》2023年 第1期37卷 129-133页
作者: 周亚博 高金龙 侯迎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负压隔离病房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针对负压隔离病房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其数量以及单纯的功能性要求,还需要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的考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也为患者提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