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韩博雅"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坪坦河流域侗族村落的空间、仪式与社会组织——兼探乡土遗产的系统保护
收藏 引用
《建筑创作》2020年 第2期 164-171页
作者:陈筱 韩博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坪坦河流域,传统侗族村落的公共空间与社会组织高度统一,包括以前廊、鼓楼为代表的家庭、房族公共空间,还有以萨坛、款坪为代表的村落、跨村落公共空间,具有层级特点。以广场、路桥等形式存在的跨村落公共空间,辅以碑刻、神龛等纪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G+”教学模式下用户采纳态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及传播思路
收藏 引用
《移动信息》2022年 第9期 13-18页
作者:韩博雅 张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5G 技术将肩负起发展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以全新的技术姿态开拓出前所未有的“5G+”教学模式。文章针对“5G+”教学模式,基于技术接受相关模型等信息接受相关理论,采用实证调查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构建5G 技术下的教学模式用户采纳态度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左江花山岩画的特点与价值——以对比分析为视角
收藏 引用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 第6期1卷 13-21页
作者:韩博雅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100120 
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左江地区沿江两岸崖壁上,以人物正立和侧立两种图像的重复构图,通过数量增减和尺寸的错放形成变化,具有规模庞大、分布集中,图像单一、重复性强,高悬崖壁、位置特殊以及时间相对确定的特点。文章通过将左江花山岩画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对比分析视角的天一阁遗产价值探析
收藏 引用
《城市住宅》2020年 第9期27卷 35-39页
作者:韩博雅 袁怡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楼俱存的私家藏书楼,具有极高价值。清代以来,对天一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版本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等领域。研究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在遗产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关遗产的对比,展开对天一阁遗产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剧《弄臣》中曼图亚公爵的音乐形象塑造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0年 第33期 68-70页
作者:韩博雅 韩林彤(指导)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不详 
歌剧用音乐向公众传递剧本,并用人类的声音解释人物。由于歌剧艺术的创造性方法和手段,歌剧人物作为音乐和剧本的载体,在创作歌剧的过程中特别重要。威尔第运用音乐和戏剧的组合来创建曼图亚公爵,使其人物形象更具感染性,体现出歌剧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界遗产视角下广州第一公园旧址价值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 第1期31卷 48-50页
作者:韩博雅 周翌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广州第一公园旧址是我国造园史和城市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城市公园”,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的发端,与20世纪上半叶我国社会重大变革过程中的诸多历史事件直接关联,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中华文明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州第一公园旧址造园风格辨析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 第5期31卷 69-71页
作者:周翌屹 韩博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广州第一公园旧址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公园,已有百余年发展历程,在我国近代造园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厘清其历史发展脉络,从平面格局角度梳理其空间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法国勒·诺特尔式与意大利图案式园林风格,论证其造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研究与保护技术
收藏 引用
《建设科技》2020年 第10期 17-21,28页
作者:陈同滨 刘翔宇 李敏 袁守愚 王琳峰 韩博雅 袁怡雅 王旭 于文洪 任洁 郭辛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本项目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集成创新,首次引入世界遗产标准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进行了梳理与论证,提出该遗址为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最高成就——区域性早期国家提供了特殊见证,是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规划范例,符合世界遗产价值标准3、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研究与保护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 第16期21卷 74-78页
作者: 陈同滨 刘翔宇 李敏 袁守愚 王琳峰 韩博雅 袁怡雅 王旭 于文洪 任洁 郭辛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不详 
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重大考古遗址,自1935年发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之后,一直受到考古学界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连续三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