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韩子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巡航导弹模拟靶平飞弹道设计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03年 第2期15卷 28-33页
作者:张邦楚 韩子鹏 范雁飞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应用外弹道学、导弹飞行力学知识,提出了一种实现巡航导弹模拟靶无控平飞的设计方法,其主要思路是用予置平衡攻角α_0产生升力抵消靶弹的重力,用发动机推力补偿速度损失,并用陀螺舵、上反翼、重心下移等措施防止靶弹旋转,形成平飞。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建立我国炮兵高空标准气象条件的分析和建议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07年 第1期19卷 9-11,16页
作者:王中原 韩子鹏 林献武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针对我国炮兵用标准气象条件缺少30 km高度以上气象参数分布的情况,根据超远程、高空飞行弹箭的弹道设计、弹道标准化及射表编制对高空标准气象条件的要求,给出了适合高空远程弹箭飞行的动力学模型.在对高空气象探测火箭实测气象数据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易制导航弹非线性控制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05年 第1期17卷 13-17,32页
作者:张邦楚 韩子鹏 李臣民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针对简易制导航弹非线性模型,运用微分几何理论和现代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方法,即将该模型分为质心层、速度层、姿态层和角速度层,使其具有仿射型特点,然后根据各层间的关系进行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分层控制器较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末敏弹对面目标毁伤概率的计算和分析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1990年 第4期2卷 33-39页
作者:韩子鹏华东工学院802室 
本文根据未敏弹运动特点、探测器工作原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以及对末敏弹作战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来计算末敏弹对面目标的毁伤概率,同时初步分析了毁伤概率的计算在末敏弹总体设计和战术使用中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翼型无伞末敏弹稳态扫描运动数学模型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10年 第2期22卷 24-27页
作者:史金光 韩子鹏 舒敬荣 常思江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解放军炮兵学院二系合肥230031 
双翼型无伞末敏弹的运动过程存在强非线性、大攻角、有奇异点等现象,用欧拉角方程描述双翼型无伞末敏弹的角运动学方程时可能会出现奇异点而导致退化,针对此问题,采用四元数表示双翼型无伞末敏弹的欧拉角和欧拉方程,建立了其稳态扫描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伞—弹系统三体运动分析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01年 第6期22卷 481-485页
作者:舒敬荣 王宝贵 韩子鹏 卢春梅南京理工大学802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94 
理论上分析了末敏弹系统伞、伞盘、弹三刚体间的力学关系 ,考虑了系统的连接方式和约束、分析了伞绳弹性 ,建立了三体运动的数学模型 ,算例表明所描述的运动与实测运动规律和扫描特性相符 ,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末敏弹总体和扫描装置的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末敏子弹气动外形设计与气动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年 第1期31卷 15-21页
作者:周志超 赵润祥 韩子鹏 陶钢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设计了一种轴向折叠尾翼的末敏子弹气动外形,给出了尾翼的布局方式。对设计的三片尾翼末敏子弹气动外形进行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片尾翼的末敏子弹增阻效果明显,并能够提供一定的滚转力矩。流场计算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翼末敏弹稳态扫描段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年 第3期33卷 70-72,76页
作者:顾建平 韩子鹏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南京211167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考虑到单翼末敏弹的稳态扫描段对其作战效能的影响至关重要,结合其强非对称的气动力结构参数,利用基于四元数法动力学方程的计算机仿真,逐一列举并探讨了翼长、转角、弹重、翼端物重和弹体相对中心对称轴转动惯量对铅直落速、扫描频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载布撒器方案飞行的弹道设计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1997年 第3期9卷 63-65页
作者:孙乐 韩子鹏 高付申 曾仕伦南京理工大学弹道研究所 
利用在可操纵质点模型中加入约束,选取目标函数,求最优解的方法,对机载布撒器方案飞行的弹道进行了设计.给出了五条最优方案飞行弹道的飞行方案和基本运动参数,并分析评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一类无动力和有动力弹道的运动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旋转伞—物体系统扫描角变化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00年 第3期21卷 205-208页
作者:韩子鹏 王宝贵 刘昌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导出了旋转伞—物体系统稳态扫描角及扫描角变化周期与系统转速、静态悬挂角、横向与纵向转动惯量比、物体质量以及悬挂点至弹体质心间距离的解析关系式。此关系式可用于旋转伞—物体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运动参数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