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韩小囡"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渐化西风——亚洲现代雕塑教育的肇始与变迁
收藏 引用
《雕塑》2023年 第6期 64-65页
作者:韩小囡广州美术学院 
对于近现代亚洲而言,现代雕塑教育实为“舶来品”。可以说,“渐化西风”是整个亚洲地区现代雕塑发生与发展的共同路径。亚洲现代雕塑教育的整体进程中,“西方化”与“去西方化”的观念缠绕,“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关系或许将是需要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与文本的重合--读宋代铜镜上的启门图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0年 第3期 41-46页
作者:韩小囡广州美术学院510261 
启门图像自汉代开始较为流行,至唐宋时期都有延续,从对其各种载体的功能分析来看,启门图属于丧葬艺术范畴,是解读中国古代丧葬艺术及观念演变的一个重要线索。本文将宋代铜镜上的启门图像与宋代民间流行的志怪故事相对照,发现同时期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北朝墓壁画的艺术风格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2005年 第3期 54-62页
作者:韩小囡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本文在对北朝壁画墓分期分区的时空框架基础上,从题材选择、人物造型和线条特征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北朝墓壁画的艺术风格:第一期人物造型稚拙,多为侧面形象,人物形体细长,多用直线造型,线条内敛,不饱满,总体比较呆板,缺乏立体感;第二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塑形:艺术“劳作”中的自我观看与社会观照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4年 第5期 120-123页
作者:韩小囡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塑造"是造型艺术的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命题,艺术发展到今天,对"形"的塑造,尤其是倾向于再现的所谓"具象"塑造,已不是当代艺术的前沿,但我们不应将由再现技术支持的系统与使用该技术所产生的某些作品绑定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朝墓壁画渊源探讨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05年 第4期26卷 120-123页
作者:韩小囡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中原地区壁画墓在魏晋几乎绝迹二百余年之后,到北朝开始逐渐复苏直至发展成熟,其渊源首先是汉墓壁画,而其继承的途径是对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东北地区保存下来的中原汉文化传统的接受和利用。此外,在北朝壁画墓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的“异托邦”——“造园·遗墟”周巍艺术项目评述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20年 第4期19卷 90-92页
作者:韩小囡不详 
一切运动都停息下来,成了轮廓,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里形成一种持久不变的东西,即空间,没有任何欲望的物的巨大安歇。—里尔克作为一个计划周密的动态艺术项目,"造园·遗墟"终于在2019年年末呈现于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人文对象的纪念性雕塑 “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研讨会”记述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0年 第4期 4-6页
作者:韩小囡 
缘起2009年12月26日,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教授创作、中国雕塑学会组织监制的大型纪念性雕塑——《青年毛泽东像》在长沙橘子洲落成。这座高达32米的大型纪念性雕塑,由7226块石材拼装干挂而成,作者前后经历了将近4年时间的深思熟虑、反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费社会的“去经典化”与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收藏 引用
《雕塑》2010年 第2期 56-57页
作者:韩小囡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是否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对此还存有争议,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消费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它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满足物质需求的简单行为,而是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消费来建构自己的社会阶层、文化身份,满足某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雕塑》2010年 第5期 8-9页
作者:韩小囡 
"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研讨会"于2010年7月3日至4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雕塑学会、广州美术学院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殷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学须有本原——雕塑史论教学之思
收藏 引用
《雕塑》2020年 第6期 86-87页
作者:韩小囡广州美术学院 
长期以来,美术学院中的雕塑史论课程建设都较受忽视,构建较为完善的适应当代需求的雕塑史论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中国雕塑在借鉴西方之路上,先后经历"重造型""重材料"的阶段,如今对"观念"的重视使得雕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