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韩烈"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分配连接总数约束的枢纽网络模型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2013年 第1期16卷 125-131页
作者:韩烈 张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为了在枢纽网络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立分配连接的资源限制因素,引入基于分配连接总数约束的p-hub中位问题,建立两种不同形式的混和整数规划模型,分析表明在极端情况下本文模型等价于一般的单分配与多分配模型。应用经典数据包进行算例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重力模型的枢纽辐射航空网络构建方法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2013年 第2期16卷 122-126,133页
作者:韩烈 张宁 陈阿茹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枢纽辐射航空网络中,航线中转造成的航程延长会减少旅客流量。为了在枢纽辐射航空网络规划时,充分考虑航空运输成本节约和旅客量减少造成的社会净收益变化,融合了交通分布重力模型和p-hub枢纽中位问题,给出一种枢纽航空网络设计的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月景诗与民俗文化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16卷 15-22页
作者:韩烈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古代月景诗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它,表现出一种艺术的自觉,一轮明月,从某种程度上说,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高远而苍茫,激发了多少悠久的历史情思;它皎洁而明亮,积淀了多少传统的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刘熙载的创作境界论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 第2期4卷 25-30页
作者:韩烈 
意境是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标.刘熙载“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 的理论命题,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他推崇艺术境界中的人格美,认为本色美的创作境界应当是完美的人格与优美的物境两者的辩证统一;他强调作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心学也”——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 第1期4卷 66-72页
作者:韩烈 
刘熙载的“文,心学也” 的理论命题;是对前人创作理论的发挥,但显得史为鲜明深刻,更有实践意义.刘氏重视文艺创作的情感表现,认为感情要深刻.其创作主体论还表现在对人品修养的重视上.认为人品的好坏,既要影响到艺术创作的内容、又要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穷出清新”——刘熙载的艺术创新论
收藏 引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第12期16卷 1-5页
作者:韩烈成都教育学院中文系成都610071 
艺术创新论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晚清学者刘熙载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发展,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创新理论。他标举“清新”一说,强调“识见”的重要,重视独特的艺术表现。同时,对如何进行艺术创新,提出了一些精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工者,工之极也”——刘熙载的艺术辩证法
收藏 引用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第1期18卷 36-41页
作者:韩烈成都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71 
我国古代文论具有辩证灵活的表达方式 ,这是与西方古代文论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晚清文论家刘熙载的个案研究 ,清晰地透视这一特征。其中 ,虚与实、持世与持己、是与异、清空与沈厚、意与法的范畴 ,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些重要方面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诗的风俗民情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 第1期 65-71页
作者:韩烈四川成都教育学院610071 
杜甫把“风俗”拥入怀抱 ,表现在诗歌创作里 ,在原始崇拜、乡土民情以及艺术手法上都有充分的表现。杜诗的风俗民情是其“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然彼艳者,如实用何?”——刘熙载的艺术本质论
收藏 引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 第4期15卷 16-19页
作者:韩烈成都教育学院中文系成都610071 
文艺本质是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此,晚清学者刘熙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强调以经世致用作为文艺评论的标准,重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特性,坚持文艺关注民生疾苦,充分发挥文艺的社会功能。这方面,他继承和发扬前贤文艺理论的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杜甫诗歌的“风俗画”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 第1期7卷 60-66页
作者:韩烈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进行探索,以期在新的层面上揭示和把握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本质。文章从杜甫诗歌的民俗文化构成原因、原始崇拜、创作题材及其艺术表现,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其中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