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韩耀强"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科学技术史教育的一种范式——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谈科学技术史教育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2013年 第9期34卷 70-72页
作者:韩耀强海盐县教研室 
本文针对忽视科学技术电教育的课堂实际问题。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倒,提出了解读教材,把握线索,明确任务;有机结合,激发兴趣,整体设计的科学技术史教育一种基本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谈实验探究与活动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09年 第2期31卷 24-26页
作者:韩耀强 池立平海盐县教研室浙江314300 海盐县博才实验学校浙江314300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所设计的学生实验探究,实质只有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而并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这种“假探究真活动”的教学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教学中怎样实现探究与活动的有机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设计中的认知心理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1年 第8期22卷 10-13页
作者:韩耀强海盐县教研室浙江海盐314300 
物理教学设计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启动、定向、动力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主动发展.本文通过我县优秀教师参加省教学观摩和省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压的测量”的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5年 第9期26卷 29-31页
作者:韩耀强浙江省海盐县教研室浙江海盐314300 
1 课题的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机捕捉生成 激活课堂思维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9年 第10期30卷 8-9页
作者:韩耀强海盐县教研室 
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普遍存在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对即时生成的有价值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调控过度,学生思维框死,缺乏课堂灵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实验思想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1998年 第1期31卷 4-5页
作者:韩耀强海盐县教研室浙江314300 
1 实验思想的一般含义思想是客观现实在意识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在哲学上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开始得到的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东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操作抽查谈实验教学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1996年 第1期29卷 26-27页
作者:韩耀强浙江海盐县教研室314300 
丁肇中教授说过,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我市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操作抽查活动每年12月进行,已有五年。此项抽查活动与竞赛性质不同,是检查和促进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抽查对象为初三年级学生,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景·猜想·和谐——“追寻守恒量”的教学与赏析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年 第10期29卷 17-18页
作者:韩耀强 王建峰海盐县教研室浙江海盐314300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浙江海盐314300 
新课程的课怎么上?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是教师们日常教学思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首先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要更新,其次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更新,再者是我们的知识层面要更新。在“追寻守恒量”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们看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优化教学设计 追求有效课堂——怎样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初中版)》2009年 第3期 42-44页
作者:池立平 韩耀强海盐县博才实验学校浙江海盐314300 海盐县教研室浙江海盐314300 
2003年秋,浙江省嘉兴市全面进入初中新课程实验研究.当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逐步有了理性认识,并注重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表明,教学行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动机器人视觉跟踪系统的开发
收藏 引用
《嘉兴学院学报》2023年 第6期35卷 105-109页
作者:邓文斌 韩耀强嘉兴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针对高校机器人专业的实验设备不完善、已有的大多数实验设备只能完成演示性实验、结合机器视觉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实验设备更少、缺少让学生进行开发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应用于实践教学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视觉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