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项安"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双能X射线检测技术的能谱滤波参数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9期42卷 1432-1436页
作者:项安 陈瑞焘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提出了使用金属片过滤高能X射线的方法,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双能X射线检测系统,结合建立的代价函数确定最佳滤波金属材料与金属片厚度.利用X射线安检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金属滤波方法及优化的滤波参数显著提高了X射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焊接温度场的焊缝跟踪与熔透控制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12期37卷 1858-1861页
作者:项安 潘俊民 潘际銮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0030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100084 
研究了从焊接温度场中获取焊缝位置和熔透信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规则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实现了MIG/MAG的焊缝跟踪与熔透控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螺旋管缝内焊自动跟踪与熔透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X射线管足跟效应的蒙特卡罗模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16年 第6期39卷 35-39页
作者:项安 梁鲁 陈瑞焘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1804 
X射线管的足跟效应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足跟效应对X射线能谱分布的影响,利用MCNP5软件构建了X射线管仿真模型,并设置了不同空间位置分布的探测器组,通过改变靶角、管电压和靶材料等参数研究X射线管的性能。仿真得到了靶角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方法
收藏 引用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 第14期 19-20,23页
作者:张乐 项安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针对SOC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软硬件划分问题,首先构建了软硬件划分的系统模型,讨论了影响SOC性能的价格、执行时间、功耗、面积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旨在实现最优性价比的目标函数,并结合软硬件划分问题自身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探讨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 第2期25卷 68-71页
作者:章力 项安南昌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江西南昌330029 
虽然综合自动化系统在500kV变电所中应用已有几年,但由于该技术也一直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目前仍无统一的标准系统在系统中应用.本文针对500kV变电所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过程的三个原则问题:监控组网方案、五防功能、与站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15年 第11期21卷 50-54页
作者:喻志伟 项安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1804 
针对聚光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以单片机为控制元件,利用传感器获得所需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向电机发出控制指令。分析了Mod Bus通信协议和NMEA协议,描述了机械传动部分的连接结构,完成了跟踪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TMS320LF2407A的人机接口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11年 第9期17卷 73-77页
作者:项安 安维蕃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多功能、移植性强的触摸屏式人机接口界面。这种系统能够通过MAX485与检测系统进行通信,通过RTI8019AS与PC机实时交互信息,而且能够保存大量的有用信息。在简略介绍以太网接口软件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TM32气动高速电磁阀检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17年 第10期23卷 60-64页
作者:陈奕杰 项安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基于STM32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套气动高速电磁阀检测系统。介绍了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了系统设计。系统采用脉宽调制高低压驱动方式,通过采集模块对电磁阀进行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寿命特性测试。通过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半桥LLC的X射线高压直流系统仿真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22年 第1期28卷 22-26页
作者:王凯 项安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上海201804 
高压直流电源是X射线机的关键部件,决定了是否能输出精度高且稳定的电压。设计并仿真了一种半桥LLC的X射线高压直流电源。控制方法采用自抗扰控制,主电路是由半桥LLC、高频变压器和对称双向倍压整流电路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基于Camera Link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 第11期27卷 245-249页
作者:曾晔 项安 牟翔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介绍一种基于Camera Link协议的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机器视觉系统为理论基础,通过基于图像采集卡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设计和VC++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来确保数字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的实时通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