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顾亚龙"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崧高维岳气象尊——隆重纪念蒋维崧先生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18期 102-105,2+153页
作者:顾亚龙 
今年是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蒋维崧先生(1915—2006)诞辰一百周年。为表彰蒋维崧先生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山东省文联联合主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博物馆联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忘于手,手忘于书”——颜真卿《祭侄稿》赏析
收藏 引用
《瞭望》1992年 第20期 32-33页
作者:顾亚龙 
书法艺术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品质的反映,是人的个性的真实写照,是作者内在情绪、下意识的反应过程。它与其它的艺术有个很大的不同,即从一开始它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种情形决定了书法作品决不该是绞尽脑汁、万般设计追求某种单纯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书法发展基本问题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8年 第12期 150-157页
作者:顾亚龙不详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书法艺术,也迅速融入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之中。四十年来,书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绩:创作繁荣且人才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崧高维岳——蒋维崧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2年 第6期 -页
作者:顾亚龙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近年来,有两部关于老一辈学者、书法家的研究著作,颇足注意.一是启功先生口述、柴剑虹整理的《启功口述历史》,一部是徐超教授的新作《崧高维岳——蒋维崧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泰山出版社二○一一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道三人行集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1期 60-67页
作者:胡抗美 顾亚龙 姜寿田 
刘咏、刘健、郭强是活跃下中国书坛的青岛市中青年书法家,是在上世纪群十年代即已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三人均曾入展全国中青展及全国展,并成立了“书道三人行”书法组合及三人艺术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左琴右书 前园后圃——北宋士人朱长文的教育与艺术传承
收藏 引用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5期32卷 87-93,175页
作者:杨璋菡萏 顾亚龙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朱长文生活于北宋庆历至元符年间,以文章和学识闻名于东南,后召为太学博士,赴京师以授《春秋》,一生交游广泛,著述颇丰。《晋书·束皙传》云:“在野者龙逸,在朝者凤集”。朱长文前半生贤人隐逸的“龙逸”生活,与后半生步入仕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雅言》艺术思想之管窥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0年 第10期 191-193页
作者:顾亚龙 杨璋菡萏中国书协 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笔者从明代众多的书法理论著作中,选取了项穆所著的《书法雅言》进行研究:项穆主张恢复正统书道,提倡儒家『中和』的审美观,同时吸收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在明中期逐渐成为思想主流的心学,也对项穆的批评思想产生了影响;而这本著作中的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生命里的书法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6年 第6期 86-91页
作者:顾亚龙中国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瞬之间,人到中年。回首近四十年的学书之路,真是感慨系之矣。我生于湖南、长于广东、学于宁夏、游于山东,是郑板桥所说的"东南西北之人"。奇幻瑰丽的楚文化,多予人敏锐细腻的艺术天赋;浩瀚西北的大漠孤烟,使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丽率真 潇洒绝尘——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16年 第3期 58-61页
作者:顾亚龙中国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文联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车本杰先生作为山东省文联的老领导,同时也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的顾问,数十年来除工作外,一直潜心于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车先生在职和退休后,我们都常在一起探讨书法,历代名家,一一细数。车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颇为深入,视角亦为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东书法全集》序言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16年 第1期 36-37页
作者:顾亚龙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山东向来以源远流长的圣者文化为世人所瞩目。正因为孕育的沃壤如此丰厚,由齐鲁文化这一历史长河派生出的文化支流——书法艺术也是这般壮大而澎湃。从大汶口文化古老的文字雏形到泰山石刻成熟的小篆,从代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