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饶莹"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颠覆与反思:维护戏曲艺术的审美纯粹性——读邹元江《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9年 第2期40卷 137-140页
作者:饶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戏剧领域引发了百年来东西方戏剧美学观念的碰撞,孕生上个世纪中国戏剧美学的巨大变革。梅兰芳作为影响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美学面貌最重要的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具有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体 本土 草根——傅谨《中国戏剧史》的关键词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5年 第3期36卷 138-140页
作者:饶莹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在"博雅大学堂·艺术"丛书中出版了傅谨先生的学术新著《中国戏剧史》(以下称"傅氏戏剧史")。自上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戏剧发展历史的著作虽然不少,但相比较,傅氏戏剧史的叙述角度却极为特殊。本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许名仑杂剧创作与理论考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8年 第3期39卷 77-81页
作者:饶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身于清代苏州戏曲世家的许名仑,撰有杂剧《梅花三弄》《陶然亭》《卷石梦》三种,后二种今存稿本,有其独到的文献与理论价值。稿本的诸多序文,对许名仑所有杂剧的创作过程都有清晰的交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前期苏州地区独特的戏曲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百年《曲海总目提要》系列争议析疑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0年 第3期36卷 108-112页
作者:饶莹 孙书磊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自20世纪20年代董康主持编撰《曲海总目提要》以来,有关《曲海总目提要》与《曲海》《曲海目》《重订曲海总目》《传奇汇考》《乐府考略》等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后五种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与扬州词曲局进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换开关的优化数字滤波器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 第1期28卷 101-104页
作者:梅军 郑建勇 丁祖军 张胄 饶莹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南京供电公司江苏南京210013 
针对转换开关电压检测法——dq变换设计了优化滤波器,该滤波器是利用低阶陷波滤波器和较高截止频率低阶低通滤波器串联形成的,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在相同的滤波阶数下,该优化数字滤波器在提取基波正序幅值的性能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式转换开关换流电路设计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07年 第5期33卷 158-162页
作者:郑建勇 梅军 顾东亮 饶莹 吴恒荣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南京210096 江苏华厦电气集团扬州212200 
机械开关技术是电力系统进一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瓶颈,为此,在介绍混合式转换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其动作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中关键的换流电路,包括缓冲电路、吸收电路及放电复位电路的设计及相关参数的计算。仿真及样机实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初至民国《长生殿》戏曲改编的类型与范式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23年 第1期 289-298页
作者:饶莹浙江传媒学院 
昆班艺人对《长生殿》的改编重点在于除“唱”之外的“念”“坐”“打”,即念白、身段、科介以及脚色调配等方面,总体遵循了“仍其体质,变其风姿”的基本模式。以川剧为例,昆曲《长生殿》在进行跨剧种改编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正昆”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初至民国《长生殿》传播与接受路径的嬗递
收藏 引用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20卷 71-78页
作者:饶莹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长生殿》全本演出多见于康熙年间,自乾隆中叶之后,逐渐代之以折子戏的形式流传至今。清晚期以前《长生殿》多以雕版之法刊印,至晚清民国,《长生殿》版籍书面逐渐形成以铅、石印为中心的刊印形式,这一技术转型直接促成了民国初年扫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最速下降算法的基波提取自适应滤波器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年 第8期26卷 19-22,44页
作者:饶莹 郑建勇南京供电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算法的单相基波提取自适应滤波方法。对该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基波信号各参数表达式,通过大量的Matlab仿真,着重对该系统在电压畸变情况下的基波撮取性能进行考查,同时分析了其检测精度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升平署抄本《连城璧》及相关剧作考述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 第4期13卷 46-51页
作者:饶莹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210096 
李玉《连城璧》传奇今仅存清升平署抄残本,剧演战国时期蔺相如得荐,继而奉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的故事。与元明时期同类题材剧相比,《连城璧》既不以戏说历史的元杂剧《渑池会》为蓝本,也跳出了明传奇《箱环记》的才子佳人戏模式,是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