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马文甲"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说得清楚和说不清楚的艺术——我的雕塑创作随想
收藏 引用
《美术》2016年 第1期 87-89页
作者: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我们所传说中的“艺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新的价值界定、语言表现的突破、抑或技术改造都会成就全新的感官经验。民族文化的复兴,新文化的创造,国际化的态度,交叉学科饷趋势都成为艺术创作所必须面对的主题。这些也成为如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触碰梦想的艺术--试读袁佳木雕近作
收藏 引用
《美术》2012年 第1期 82-85页
作者:马文甲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一提起木雕艺术,我们就会马』二在脑海里显现出那些栩栩如生、雕工精湛的达摩、关公以及祥枝瑞兽形象。木雕艺术大多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家居装饰品,时下很少有人将其与当代艺术抑或新锐美术创作结合在一起谈论,也鲜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又说布德尔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9年 第2期 18-21页
作者:马文甲不详 
三年前罗丹来了,前年贾克梅第来了,去年初冬的北京迎来了西方雕塑史上的又一位雕塑巨匠布德尔。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大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开启了这位西方雕塑巨人作品的中国首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做我说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3期 78-80页
作者: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 
好久没提笔写东西,不是不擅长,而是习惯了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诉说,对文字失去了信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艺术也会有副作用?艺术有毒?随着人类心智的深化,每个人都需要艺术对于自己的精力和经验有所交代。我理解,真正的艺术是需要在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大的艺术,小小的家——亲访舟越桂工作室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4期 116-119页
作者:马文甲 
国际声望早在十几年前上本科的时候就听说过舟越桂先生的大名。当时在鲍海宁老p币的帮助下,得了一本他的画册,我便如获至宝一般。而今我也以木头作为雕塑创作的媒介,想来与当时对舟越先生艺术的执迷不无关系。舟越桂被认为是在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景敞视主义与后现代管理的监督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生产力研究》2009年 第23期 211-212,216页
作者:马文甲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对企业内员工的劳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对企业决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现代管理的监督方式已显现出种种弊端。而福柯认为,监督有利于权力的运作和知识的产生,利用全景敞视建筑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8年 第11期 91-97页
作者: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 
在当代艺术生发的轴线上,艺术展览对于当代艺术现象与文化形态的塑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展览传播的系统与方法上,场域线索的特征疏导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与作品呈现方法的走向。展览中所呈现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精神净土与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塑与设计——论二者的差异与融合
收藏 引用
《雕塑》2014年 第6期 36-39页
作者: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当我们将要延续头脑中对于雕塑与设计概念的惯性认知来对此进行探讨时,便会发觉处于混淆概念的比对,所作出的结果将是无效的.因为在触及到达一对概念时,应该清楚地将其分为名词性和动词性的两个层面来区别.艺术门类间的关系探讨尤其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怎能不去“艺术”
收藏 引用
《雕塑》2012年 第5期 24-25页
作者:马文甲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 北京大学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 
好久没有提笔写东西,不是不擅长,而足习惯了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诉说之后久而久之便对文字失去了信心。提笔忘字,平仄不达,阅读也似乎成为了工作。不单如此,甚至有时说话都会等不及别人理解就急言相继,后面的词汇常常越过前面的语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声的叙事——布鲁诺·瓦尔伯特的木雕创作
收藏 引用
《雕塑》2019年 第2期 5-9页
作者:马文甲不详 
雕塑作为人类观察世界与理解生活最原初的记录,是对立体感知维度的直观触碰。在熟练的认识观看尺度与空间后,雕塑艺术的形式探索开始形成主观系统。木,作为大自然给予人类原生的工具材料,最早的成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辅料、媒材与载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