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马晓冰"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写字楼装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华建设》2012年 第1期 100-101页
作者:马晓冰中航技易发投资有限公司 
笔者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原写字楼状态评估、方案设计、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对写字楼剽謦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作了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药”用奶牛
收藏 引用
《生命世界》2007年 第12期 62-63页
作者:杜茁 马晓冰 
安全、廉价、环保、高效地生产任何一种天然存在或人工设计的营养、药用蛋白质,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一件事。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使得这一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垃圾填埋场地下环境污染检测方法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 第6期55卷 2115-2119页
作者:王迪 尉斌 闫永利 马晓冰 王显祥 杨京勤 鲁笑颖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北京市大兴区果林研究所北京102600 
本文应用电阻率成像观测方法对北京通州某垃圾填埋场开展了面积性测量,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的理论给出了分辨地下污染状况的量化指标,并对填埋场地下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分区.钻孔资料表明,分区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填埋场地下环境污染的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颊肌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 第1期19卷 17-19,T002页
作者:赵振民 李森恺 严义坪 李养群 杨明勇 马晓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目的 :阐明颊肌的血液供应 ,为新型颊肌粘膜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0具新鲜尸体标本 2 0侧面区进行解剖 ,从颈总动脉远心端注入红色乳胶 ,在 2具尸体标本面静脉内注入兰色乳胶。显露颊肌及其血管和神经。结果 :面动脉分别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旋肩胛动脉升支的解剖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年 第4期12卷 293-295页
作者:杨明勇 李式瀛 李森恺 徐军 马晓冰 李养群 熊树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江西医学院解剖室 
为明了旋肩胛动脉升支的解剖,在20例尸体40侧行旋肩胛动脉血管造影观察,发现旋肩胛动脉浅支的分支升、横、降三支的出现率均为100%。其中升支的出现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由旋肩胛动脉主干发出,4例4侧,占10%。Ⅱ型,由旋肩胛动脉浅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阔筋膜张肌岛状肌皮瓣血运障碍二例
收藏 引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年 第3期11卷 229-230页
作者:李乔群 李森恺 徐军 马晓冰 穆兰花 杨明勇 李新庆 李式瀛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吻合血管的游离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1978年Hill首先在临床上应用成功,继之,肌蒂岛状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的应用亦有报道。现就我们应用肌蒂岛状阔筋膜张肌肌皮瓣2例发生血运障碍的经验介绍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7岁。因车祸致会阴搬痕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EIS观测技术圈定垃圾填埋区范围
收藏 引用
《物探与化探》2012年 第5期36卷 861-864页
作者:尉斌 闫永利 马晓冰 王显祥 王迪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应用电法成像观测(EIS)技术对北京通州某垃圾填埋场开展了面积性探测,并采用Quasi-Newton算法对EIS观测资料进行了反演,获取了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填埋范围进行了解释推断。钻孔结果表明,EIS解释结果较为准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MAS筋膜除皱术
收藏 引用
《医学研究杂志》1998年 第3期32卷 4-5页
作者:王晓军 徐世荣 马晓冰 李斌 赵红艺卫生部北京医院100730 
SMAS筋膜是近20年来面部微细解剖研究的重大突破。作者根据SMAS在面部分布的特点,设计了SMAS一颈阔肌瓣,在除皱手术中进行加强悬吊固定,起到了减轻术后皮肤所受张力,减少术后皮肤瘢痕的作用。同时,加强了颈阔肌的塑形和面中部软组织的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课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7年 第3期 00064-00064页
作者:马晓冰郑州电子信息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郑州 450100 
微课短小、精炼,形式直观,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可形象地展示学科知识与技能。认识和运用于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很好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微课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龈唇沟成形术
收藏 引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年 第4期12卷 308-308页
作者:李森恺 穆兰花 李养群 徐军 马晓冰 黄渭清 王忠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上唇与齿龈粘连致龈唇沟消失或变浅,此多见于唇裂继发畸形、外伤或肿瘤切除术后,对上唇的正常活动以及充分表达感情和饮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上唇粘连,两侧及颊部粘膜正常者,我们设计以多个唇、颊粘膜瓣,向中线推进移转,恢复龈唇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