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马雨墨"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中国工业遗产国际传播刍议
收藏 引用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5年 第1期10卷 94-103页
作者:曹福然 马雨墨浙大城市学院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工业遗产”已作为新时代中国的现实性需要和中华文化的现代性诉求而在公共话语和传播体系中被形塑和激活,并基于“现代性”“创新性”“融通性”阐释和传播科技文明的中国工业贡献和百年求索的中国工业奇迹。同时,中国工业遗产在政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文化遗产与提升城市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学习与实践》2021年 第4期 133-140页
作者:曹福然 马雨墨 熊威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0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上海201209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运动日趋深化,与城市形象、品牌紧密绑定的数字化文化遗产突破地域、国界和阶层的限制,在不同情境下均可发挥出良好的提升城市形象功能。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文创作为城市文化经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方式探究——从专业视角推动决策的尝试
收藏 引用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 第3期3卷 30-34页
作者:马雨墨 周岚 韩强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846 
2017年工信部试点认定国家工业遗产。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有幸向决策者提供遗产保护相关的知识支撑,并从方案设计到具体执行全过程参与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以评价标准为切入点,推进了遗产专业理念在工业遗产认定试点工作中的落实,4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经济学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数字化转型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 第3期109卷 19-27页
作者:孙淼 马雨墨 邝远霄 李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846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5 
工业遗产的数字化转型,能够突破区位空间、产业环境和体制机制等制约,加快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从而实现工业遗产的价值最大化。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方式,比较发现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从文化经济学视角出发,将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