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骆志高"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知识的注塑模冷却方式图形库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 第3期36卷 90-92页
作者:骆志高 石明洪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在分析ObjectARX组成和AutoCAD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建立塑件参数化图形库,对冷却方式图形对象进行分析后确定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建立冷却方式图形库,对冷却方式选择非形式化经验进行了抽象,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薄壳塑件刚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09年 第4期28卷 185-187页
作者:骆志高 李举 王祥 王忙忙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以大型薄壳塑件显示器后壳为研究对象,在壳体刚度变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模态所得到的显示器后壳前二十阶振型图,分析了显示器后壳的振动及翘曲变形并提出相应的结构修改方案。解决了以往由于有限元模拟时存在的很多理论假设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金属拉深件裂纹在线监测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2年 第10期31卷 102-105页
作者:骆志高 张保刚 何鑫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运用设计的三层BP神经网络对采集到的10个声发射参数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对比不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BP神经网络的训练误差与训练次数,确定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3个时,BP神经网络的逼近效果较好,产生的网络误差最小。再利用计算各声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瓷材料电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 第3期38卷 164-167页
作者:徐小青 骆志高 徐大鹏 丁圣银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针对电加工工艺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函数映射关系大多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提出了将BP神经网络引入电加工领域中。考虑到BP算法的不足,提出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设计了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建立了陶瓷材料电加工表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柴油车车身的动态修改设计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 第1期32卷 76-78页
作者:骆志高 苏清祖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运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法 ,对试装柴油发动机的国产微型汽车进行了模态分析 ,把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的模态参数进行比较 ,经确认或修改 ,便可建立一种比较精确的动态设计模型。在相似性估计的准则上 ,提出了一种频率对比的新方法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圆锯片降低振动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09年 第2期28卷 124-127页
作者:骆志高 李举 王祥 范彬彬 郭啸栋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金属圆锯片属于面积较大的薄板类零件,其在锯切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振动问题。为提高圆锯片的锯切性能,降低其工作时的振动,在对圆锯片振动分析及其试验模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基体结构圆锯片的固有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塑模冷却CAD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 第1期36卷 87-94页
作者:骆志高 邵应清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是注塑模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电子接插件用塑件在注塑模设计为例 ,对注塑模冷却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开发了注塑模冷却CAD系统 .该系统将制品进行基本分类 ,建立以菜单驱动检索的图形库 ,可以根据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射工艺参数对薄壳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模具工业》2006年 第9期32卷 53-56页
作者:骆志高 王海涵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在分析翘曲变形理论的基础上,利用Taguchi实验方法设计了L9实验矩阵对塑件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采用标准变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速率、保压压力等工艺因素对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所选择的工艺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态分析对电脑显示器后壳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塑料工业》2007年 第9期35卷 38-40页
作者:骆志高 马超 王海涵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以显示器后壳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模态分析理论,研究了后壳的刚度;采用锥击法对其进行模态测试,获得了结构的模态频率、阻尼、振型等模态参数,为改进后壳的结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改进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Moldflow在薄壳注塑件浇口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塑料工业》2007年 第B06期35卷 209-210,215页
作者:骆志高 陈坤 周士冲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应用Moldflow软件对手机活动后盖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佳浇口位置区域,并通过单浇口和双浇口的对比分析,综合比较各种缺陷对注射成型的影响,选择采用了理想的单浇口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