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骆雪汇"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背景下机电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视界》2022年 第23期 152-154页
作者:骆雪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文章以本校和先进示范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分析现阶段机电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人工智能+机电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创新人工智能+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建立人工智能+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相四线制DSTATCOM的新型电流预测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年 第3期39卷 64-69页
作者:骆雪汇 桂存兵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510900 
针对分裂电容式三相四线制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DSTATCOM)存在电流检测跟踪精度差、受负载干扰程度大等问题,基于无差拍预测策略控制算法,本文提出具有延时补偿性能的新型电流预测控制策略,该算法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生态花园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机电信息》2023年 第6期 46-49页
作者:骆雪汇 纪正辉 覃沛泳 李敏涛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75 
以STM32F407ZGT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微型生态花园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技术、Wi-Fi技术、摄像头技术、自动追光技术、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对花园环境以及动植物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控制,并具有环境温度、环境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缆微管道机器人压电式能量转换装置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 第12期 136-138页
作者:骆雪汇 杨宜民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州510090 
针对我们提出的利用管内流体动能的新型无缆微管道机器人,对其能量转换装置进行了研究。流体以水为例,分析了选用电磁式和压电式两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可行性,指出只有PVDF能量转换装置方案适用于新型无缆微管道机器人,最后通过实验加以论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年 第5期37卷 84-86,89页
作者:骆雪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本文根据高校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与管理需求而设计和实现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从管理平台、通信系统、电源管理、网络层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Zigbee和Arduino为核心控制器,利用物联网与各种传感器、单片机构成节点,完成数据的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电综合设计课程创新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科技风》2021年 第33期 95-97页
作者:骆雪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本研究通过整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的单片机、传感器、C语言、电子电技术等专业课程,创新引入物联网工程技术,整合形成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并融合地区产业特色的机电综合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出版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教材,以此为专业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电路设计实用性项目的创新教学实践
收藏 引用
《科教文2012年 第31期 54-54,76页
作者:骆雪汇 冯伟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项目式教学对课程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重点难点,即PCB电路板设计的实用性进行创新教学实践,从而达到对专业技能课程进行生产性实践改革的目的,使得电子电路设计课程的教与学有质的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ega8的小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09年 第7期 86-87页
作者:骆雪汇 李亮贤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mega8单片机芯片控制小型机器人运动的方案,通过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硬件控制系统,同时设计了软件控制系统方案。该系统能够通过无线串口通讯的方式获取指令,解释指令,并使用设计的PID控制算法对机器人进行速度、转向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用技巧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子世界》2014年 第22期 108-108页
作者:骆雪汇 冯伟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中常只传授学生书本的软件功能应用,而忽视了关于PCB设计电子产品的一些实用性技巧分析,本文在此阐述了在实际电子电路设计过程中的技巧应用方法,使得电子CAD课程的教与学有质的提高,达到了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电路设计实用性设计技巧分析
收藏 引用
《科技视界》2013年 第31期 89-89,76页
作者:骆雪汇 李亮贤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关于PCB设计的电子产品的几个实用性技巧分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改革,增加了可制造性分析,使得电子CAD课程的教与学有质的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课程职业目标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