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高中华"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花非花”之表现绘画语言研究——以“花”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9年 第1期 207-208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有一个主题一直在我这些年的绘画中贯穿始终,这就是“花”。从早期的“大花布系列”到现在的“桃花系列”,“花”的形象不但占据了绝对的位置,甚至成了自我的隐喻。实际上,画“花”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方面,花是一个过于普遍的主题,凡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夹缝中生存的美国当代绘画——评美国画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和丹娜·舒茨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7年 第3期 133-136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世纪末以后的美国当代艺术,其最显著特点就是多元的艺术形式共存。架上绘画受到了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概念艺术的冲击,似乎已经不再是艺术的主流。曾经代表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和波普艺术,也早已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沦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造过程投入视角下领导双元创造力的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 第4期36卷 87-93页
作者:赵晨 高中华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本文基于创造过程投入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领导创造力支持、创造过程投入与双元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来自企业领导的360份有效样本分析发现,在工作领域,来自同事和下属的支持不仅能够对激进式创造力产生直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材料特质和艺术精神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6年 第6期22卷 137-139,129页
作者:高中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江苏徐州221000 
本文对大花布的媒介特质和生活精神进行分析,研究了对媒介特质的演化新图式的过程及可能性,从艺术创作的实验中理解媒介特质对审美心理的投射能力,构成新的审美视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殊途同归——中国民间美术和表现主义绘画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7年 第8期 135-138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一.表现主义绘画和中国本土的表现性绘画西方表现主义主要包括20世纪早期流行于德国以及北欧的现代表现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特别强调表现力,崇尚原始艺术中“非实在的、节奏的、装饰的美”,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互过程视角下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经济管理》2015年 第12期41卷 68-78页
作者:高中华 赵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知识型团队是为适应知识员工特点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而采取的团队设计模式。在知识型团队中,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是团队成员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扮演的两种重要角色。本研究结合这两种不同角色,基于交互过程视角,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述
收藏 引用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年 第3期 58-63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 
主持语:静谧的乡土,民间的传说,难言的隐秘是画家高中华绘画的一贯主题。她的作品基于个人的经验之上,向外界呈现了作为女性的力量、幻想和直率。可以说画家的所有作品蕴含的观感冲击与文化乡愁一同架构起了属于她独特的表达语言——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建筑色彩的审美感知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4年 第10期 172-173页
作者:高中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 
一、色彩在建筑审美中的重要性美来自哪里?自古不知有多少哲人探索过,当我们审视建筑美的时候,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建筑美在何处?答案是多样的.然而,在我们对建筑艺术美的研究中,建筑色彩的美似乎是缺少关照的因素.这里是有其原因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传统绘画与数字媒介的融合创新
收藏 引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6期44卷 155-160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数字影像和数字绘画的出现,在更新现代人视觉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架上绘画和纸上绘画带来危机和挑战。理解绘画领域的这一深刻变革,需要我们跳出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框架,从绘画的肉身性思考绘画与媒体的关系。在研究传统绘画和新媒介关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汉画像石中服饰的装饰性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6年 第11期 92-94页
作者:高中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汉画像石作为中国璀璨文明的瑰宝,为我们了解汉代历史提供了史料,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全国各地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石,发现其中不同阶级的人,所穿的服饰也不相同。正所谓"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