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高云球"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东北沦陷区反殖文学实践——以《大同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 第6期 109-117页
作者:高云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此期间东北沦陷区除了作为日本侵华军需物资供给储备地外,同时也是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戏曲影视产业化转型与文化软实力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1年 第7期 84-88页
作者:王巨川 高云球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艺术大量涌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与视觉,诸如意大利歌剧、法国芭蕾舞、美国摇滚乐等等。西方艺术逐渐被国人所接受,成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异域的文化艺术在为我们带来新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间文化学的朦胧起点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0年 第4期 119-122页
作者:高云球 王巨川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时间"是人类一直苦苦探寻的一个永恒话题。与西方人从哲学、物理学及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维度给出了多向度的"时间"概念,并对"时间"的内涵做出了具体表达不同,在汉文化中,"时间"这一概念凸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生命诗学的文化内涵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2年 第5期 11-14页
作者:高云球 王巨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北京100732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北京100029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诗学从发生学意义和延续性上而言,体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生命特征。以直觉表达现象的中国生命诗学与西方逻辑表述的生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具有同构的因子,但其生命的体验方式与表达形式依然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动力机制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4卷 98-104页
作者:高云球 王巨川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后工业时代产生的,是民族或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的呈现,它是以"市场"为言说载体的文化叙事形态。在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构成的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的形成前提是要有成熟的社会机制和文化积淀,并且必须具备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的重塑 个体的自省——谈话剧导演方旭与老舍的不解之缘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8年 第9期 23-32页
作者:高云球中国艺术研究院 
方旭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专业导演,在八年的时间中一直坚持做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自他成功改编并演出了独角戏《我这一辈子》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把老舍的经典作品又陆续改编成五部话剧,并且每部话剧上演后都能获得成功,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记忆与精神信仰的求索者——对老舍精神踪迹及写作世界的一种解读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8年 第3期 74-79页
作者:高云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北京100029 
老舍用毕生的精神炼狱与生活经验书写着他所熟知的文化都城——北京城里的人与事,展现了各个时期都市北京的文化历史生成轨迹。在他的作品中,记录了动荡年代北京城中平民社会的跌宕起伏,刻画了这里的人的生活境遇与精神世界。对于当下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北京:民初北京旗人作家群文化身份考述
收藏 引用
《满语研究》2016年 第2期 95-103页
作者:高云球 王巨川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京旗人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生长的有别于汉民族的特殊文化群体。对旗人族群文化身份与情感认同的探究,不能以一元或二元的思维简单评判,他们与多民族文化历史观的磨合中,已形成多元文化身份特质,显现为包容性和协商性。对近现代北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北京”与旗人身份——以民初时期京旗人作家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5期41卷 48-53页
作者:高云球 王巨川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京城曾是辽、金、元、明、清等王朝的国都,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北京"形态。京旗人作家是这一文化形态中特殊的人文存在群体,他们在保留八旗制度下旗人身份与满人文化的同时,又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诗词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9年 第2期 101-101页
作者:高云球不详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文艺清流节目的热播,传统诗词以其新的艺术姿态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并成为当代文化艺术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作为民族传统艺术样式的诗词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