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高山湖"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诗意舞台空间的别样表达——以原创昆剧《瞿秋白》舞台美术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3年 第1期39卷 65-72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文艺评论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昆剧《瞿秋白》的舞台美术以诗意圆融的审美风韵和极富巧思的艺术创新,精准贴合了剧目的整体质感。全剧舞美的设计风格契合戏曲传统与剧种特质,观照剧目内容与人物气质,舞美各要素充分配合剧本的情节叙事、导演的舞台调度与演员的人物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兴川剧”40年川剧海外演出剧目的发展变迁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9期 11-16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振兴川剧以来的40年,是川剧海外演出的重要发展期与繁荣期,众多优秀的本土剧目与新创剧目走向世界舞台,赢得了大批海外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本文梳理40年来川剧海外演剧的几个重要发展时期,并在简述各个时期剧目整体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小剧场戏曲创作的跨文化改编探索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2年 第6期 74-78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根据外国名作改编创作的小剧场戏曲作品,是当前实验性戏曲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作品以戏曲艺术为主体,吸收域外文艺经典的精神主旨与创作手法并为我所用,注入中国化、当代化的文化特质与艺术追求,为当代戏曲的现代化、年轻化与全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赓续红色血脉 绽放时代新花——“新时代川剧红色题材剧目创作暨评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2年 第1期 21-24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为加强川剧剧目创作与评论研究,促进红色题材剧目的精品化发展,探寻本土原创红色题材剧目在川渝特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12月9日—10日,由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主办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处入手、以小见大的川剧红色题材剧目创作路径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2年 第4期 94-96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在近年来的川剧红色题材剧目创作中,部分剧作着眼于大时代、大背景,书写小事件、小人物,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力图呈现鲜明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铺陈出具有艺术真实的生动故事,折射出革命战争年代的世象百态与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跨文化传播剧目的来源与选择探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9年 第11期 64-69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作为川剧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先决要素,剧目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剧目生产过程中,跨文化传播剧目从何而来,又当如何选择,成为首当其冲面临的两大难题和关键点。本文拟结合川剧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部分典型个例,对这两大问题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光忠·邱元瑞及“干豇豆”等等——访巴蜀笑星陈光忠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9年 第1期 20-21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巴蜀笑星、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光忠先生,在文艺百花园中已经辛勤耕耘了53个春秋。65岁的陈光忠,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荧屏生涯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川剧中嗜赌如命的邱元瑞、纨绔子弟徐子元和幽默机趣的巧县官;话剧中的驼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海外传播中本土剧目的整理、改编与再造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0年 第7期 60-65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面对中外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审美习惯等诸多差异,川剧本土剧目要想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实现有效传播,在恰当选择剧目的基础上,还需对多数剧目进行适当的国际化转型,即保留本真的剧目整理、发展传统的剧目改编和辐射海外的剧目再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海外演出剧目的打造途径与方法初探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6年 第11期 54-59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剧目打造是戏曲海外传播的核心要素与关键环节,其途径与方法值得探究。川剧的海外演出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也留下了颇多可供借鉴的经典个例。本文拟通过对部分成功个例的剖析,探寻川剧海外演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当代创作中的跨界融合现象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1年 第11期 57-61页
作者:高山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跨界融合是川剧当代创作中的重要现象,其中既有部分表现手法的借鉴吸纳,也有整体艺术形式的融合嫁接。它体现出川剧顺应时代变迁和审美更迭的丰富与拓展,实现了与现代艺术的交流互通,为川剧的多元化生存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是川剧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