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高聚林"
3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关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21年 第3期49卷 64-73页
作者:冯彪 青格尔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张鑫 薛红飞 刘瑞枝 刘爱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萨拉齐014109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内蒙古乌拉山015400 
【目的】明确土默川平原灌区短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为该区域耕作方式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设置免耕(NT)、深翻(DP)、深松(SS)、条深旋(SC)和农户浅旋(CK)5种耕作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松对春玉米田土壤物理结构及玉米根系指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20年 第3期48卷 103-108页
作者:高鹏 孙继颖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刘剑 包海柱 纪楠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109 
【目的】解决土壤板结严重、水土保持能力下降以及春玉米根系下扎困难等问题。【方法】以农户浅旋(CK)为对照,设置深松季节和深松深度两个试验因素,深松季节分为秋季深松(ASS)及春季深松(SSS)两个处理,深松深度分别是30、40、50 cm,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沙壤土条件下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5期43卷 37-45页
作者:逯克鑫 屈佳伟 于晓芳 高聚林 马达灵 李文博 岳苗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9 
目前,内蒙古沙壤土秸秆还田后玉米施氮量不确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导致产量或氮效率偏低。本研究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不同氮肥用量,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通过对不同氮效率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分析,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宜的施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6份美国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鉴定及利用潜力分析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17年 第6期45卷 1-10页
作者:刘剑 孙继颖 高聚林 苏治军 于晓芳 胡树平 冯晔 王东 包海柱 范雅芳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通辽市农业科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15 
以4个国内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四-144、四-287)为测验种,应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16份美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及对照优势分析。为筛选出配合力优良的美国玉米自交系,组配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分析供试美国玉米自交系利用潜力,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玉米田土壤特性对生物炭调控的响应机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 第5期42卷 7-15页
作者:李建荣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孟繁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包头014109 
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田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容重增加,活土层变少,影响土壤贮水能力及春玉米生长发育等问题,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设置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及3个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及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18年 第4期46卷 16-21页
作者:赵宽厚 苏治军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屈佳伟 包海柱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为选育籽粒脱水速率快的玉米品种,以23份早熟玉米高代系和4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92份组合,对其穗部产量性状、穗部水分性状等8个指标与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轴粗、粒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默川平原灌区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22年 第2期50卷 9-17页
作者:张清旺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张悦忠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包海柱 黄志远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萨拉齐014109 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音德尔137600 内蒙古自治区国营巴彦农场内蒙古巴彦农场162890 
【目的】分析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默川平原灌区土壤物理特性的改良效果,探究最适合的秸秆还田方式。【方法】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种秸秆还田方式:农户常规耕作(CK)、深翻秸秆还田(DPR)、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耕作方式对内蒙古旱作区土壤水热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农业学报》2023年 第2期51卷 22-32页
作者:程志鹏 张成泽 王富贵 王振 张悦忠 闫立伟 梁红伟 杨志红 高聚林 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内蒙古扎赉特旗137400 赤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动态及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内蒙古旱作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垄作(CP)、秸秆离田免耕(NT)、秸秆覆盖免耕(RNT)、秸秆覆盖条耕(RST)4个处理,于20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