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高荷红"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满族神歌仪式的程式化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5年 第3期 39-47,56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满族神歌是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萨满祭祀的过程中,神歌的演唱是程式化的,而祭祀仪式因其特殊性也有仪式化特征。在家祭和放大神过程中,仪式化非常明显,而且萨满在野祭时的舞蹈也别具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族传统说唱艺术“说部”的重现——以对富育光等“知识型”传承人的调查为基础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 第2期25卷 99-104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说部是满族说唱传统“乌勒本”的继承,开始时以满语在氏族内部口耳相传。由于满语的逐渐衰颓,出现了用汉语或满汉合璧的讲述形式。发展到20世纪中期,说部也沉寂在民间不为人知。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满族知识分子搜集、整理了几十部说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族萨满史诗“窝车库乌勒本”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4年 第5期 110-117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00732 
"窝车库乌勒本"为满族说部中很重要的一类,其文本主要有《尼山萨满》、《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恩切布库》、《西林安班玛发》。对其文本分类有多种学术性的探讨,《天宫大战》虽有创世神话的遗留,但已初具创世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萨满神歌程式之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2卷 35-41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萨满神歌是历代萨满祭祀表演的“音声文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萨满歌有其共性,统观所能获悉的这三个民族的神歌汉译本,发现了几个相似的程式———对动物的描述、成为萨满的标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族说部的地域及家族传承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 63-71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极为重要的说唱艺术,原大多湮没在民众中,不为世人所知,近年来发掘出的几十部说部多仰赖不同家族的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富育光先生是其中之佼佼者,龙兴之地东北是满族说部地缘传承极为重要的土壤,富育光从家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北亚的五种长篇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 第4期 152-153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蕴涵着赫哲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变迁,伊玛堪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第一批出版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的介绍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6卷 114-118页
作者: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满族说部是满族充分学习借鉴了汉文化的产物。满族说部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有的散佚了只留下了名目;有的是残本;有的则以完整面目留下来。吉林省中国满族说部集成编委会认定的满族说部的名目在不同的报道中都有变化。《满族口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