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魏晓凡"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字距与行距:学术期刊版式编排中的细节
收藏 引用
《现代出版》2016年 第1期 58-60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音乐研究所 
对学术期刊版式的探讨中,关于字距、行距的细节尚有不少深入空间。当今的技术环境已允许学术型编辑人员更简便、直接地介入版式的修正与润色环节。以"方正飞翔"软件的学术期刊排版为例,只要正确甄别须修饰的区域或对象,再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数学之友》2023年 第19期37卷 2-4,7页
作者:魏晓凡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层次理论两个方面,结合当下教育理念,解读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梳理其对当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一是利用信息加工关键步骤合理组织教育,包括形成知识刺激、构建知识组块、信息编码;二是促进纵向迁移,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校歌歌词的几点音乐社会学观察
收藏 引用
《音乐传播》2016年 第3期 21-25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在以校歌为代表的"标识歌曲"中,某些社会学因素对其生产和传播的影响更为强大。许多校歌的传播效果之所以不孚众望,大部分情况下都有歌词方面的原因,有些歌词设计甚至抵消着优秀旋律的艺术与社会效益。常见的具体问题有在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数字音乐建立网络道义支付平台的可行性
收藏 引用
《音乐传播》2012年 第1期 56-61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信息的物质间性和能量间性,决定了作为商品的艺术品,特别是音乐作品在货款支付的环节上必然要面对一种"程序疑难"。然而这种疑难在传统市民社会中也早就有了一种以道义为支撑的消解渠道。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论述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评论的传播与写作思路当改进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7年 第12期 13-15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 
当前艺术评论话语面临的一些窘境,如受众对批评资讯的相对冷漠、批评话语体系的相对滞后等,在音乐领域都有反映,且相当明显。这督促着学术界探索音乐评论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新思路。当前积极型受众较少,而消极型受众的阅读习惯非常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生命力来自人民——作曲家马可之女、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原副系主任马海星教授对父亲马可先生的口述回忆
收藏 引用
《音乐传播》2014年 第2期 11-17页
作者:冯亚 魏晓凡<音乐传播>编辑部 
2014年5月8日和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音乐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隆重举行。作为河南大学艺术硕士(MFA)教学研究成果的这台音乐会,以严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编京剧现代戏《宋家姐妹》的音乐创新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2年 第3期 33-35页
作者:荆博 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创排的新编京剧现代戏《宋家姐妹》(以下简称《宋》),自2011年年中上演以来,好评不断,除了独特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流动舞台和光影造型的精巧设计以及婉转深沉的程式唱腔等精彩元素之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传播中音乐的“联构信息”及其类型划分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6年 第6期 10-13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音乐传播>编辑部 
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中,以及持续的网络化进程之中,音乐文化和音乐传播态势都在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对这个话题做出初步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结合已有学术成果和社会实际事例,对音乐这一富有特殊性的艺术门类所呈现的基本性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联网多媒体娱乐内容新类型“耳搔”(ASMR)初探
收藏 引用
《视听》2017年 第2期 99-101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一种以听觉信号设计为特色、中文名为"耳搔"的多媒体内容已于近两年在我国网民中培养了较为固定的爱好者群体。这种以人声低语和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噪音为主要内容的音频节目多为网民自制,有的还伴有简单拍摄的视频。它据称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音乐“恶搞”现象的信息伦理学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6年 第16期 1-6页
作者:魏晓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引导和纠正网络音乐"恶搞"现象,离不开相关传播规则的建立,其中,伦理规训的建立又应该作为法规的必要补充,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传播事件中发挥日常的秩序维护作用。我们可以尝试从伦理学中的信息伦理学分支的视角切入,在网络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