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魏睿"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汇聚思想光芒 照亮青春理想 上海越剧院直播品牌“青年·戏谈”三年回眸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24年 第2期 39-41页
作者:魏睿不详 
2019年,上海越剧院成立了青年创作沙龙,以“新时代、新青年、新剧场、新风尚”为宗旨,集聚了院内外20余位优秀青年创作和艺术评论人才,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江苏等各大国有文艺院团、高校、科研院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维光信息加密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23年 第18期50卷 44-58页
作者:魏睿 包燕军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广东省纳米光学操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144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加密变得日益重要。光学加密作为一种信息加密手段,具有多维度和高并发速度等优势。然而,传统的光学加密方案往往需要复杂和笨重的光学元件,这导致器件难以小型化和便携化,同时也降低了加密效率。超构表面是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剧中,包青天有两难抉择吗?——小剧场昆剧《三勘》的后现代性价值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23年 第5期 49-54页
作者:魏睿上海歌舞团 
剧作家林清华编剧的小剧场昆剧《三勘》,脱胎于元代关汉卿的元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但借其形而翻新意,创作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情节走向与故事结局,含蓄地表达了诸多探索。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北宋官员包拯自走入戏曲历史剧后,呈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现代以来文人对戏曲的参与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24年 第1期 40-43页
作者:魏睿(整理)不详 
近现代以来,戏曲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文人对戏曲的认知变化,许多文人还投身戏曲。文人与戏曲相互影响,相互裹挟,相互依附,各有进退,都受近现代以来的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影响,戏曲文人的命运变化也折射出时代变迁中的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定位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讯技术》2023年 第7期63卷 987-992页
作者:魏睿 张令召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210039 
现代战争中,有效的电磁频谱管理是打赢电磁频谱战的关键。为提升电磁频谱管理能力,提出了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定位系统,采用分段射频采样方法进行全频带监测,同时采用Chan算法进行定位方程计算。系统具备电磁环境全频段实时监测能力,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剧《海上光启》:地域人物历史剧创作的现代化阐释与书写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2年 第5期 65-67页
作者:魏睿上海歌舞团 
越剧《海上光启》是一部以上海著名历史人物徐光启为主人公的新编历史剧,笔者作为编剧在创作此剧的两年多的过程中,思索当下新编戏曲历史剧创作的走向,衡量利弊,反思得失,不仅尝试让越剧《海上光启》呈现出新颖的面貌,更希望梳理戏曲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色上海与产业工人
收藏 引用
《剧本》2023年 第7期 44-46页
作者:龚孝雄 魏睿上海淮剧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歌舞团 
淮剧《火种》以1926年至1927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题材,写的是底层产业工人的故事。1906年,淮河发洪水,大批苏北难民逃到上海卖苦力求生存。其中便有失去家园不再农耕的淮剧艺人,他们边做苦力边唱戏,艰难谋生。不经意间,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与评说——写在新艳秋逝世的日子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08年 第10期 14-15页
作者:魏睿 
9月2日凌晨5时,新艳秋走了。不知在另一个世界,两位大师相遇的那一刻,彼此之间会感慨些什么?我想,即便是在生命弥留之际,她念念不忘的,还是程派艺术。风霜岁月酿成的记忆,随着年轮的苍桑脚步,一天天沉重,一点点凝重,成为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一个女性的世界——越剧剧种气质系列谈之一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2年 第4期 51-53页
作者:钟海清(整理) 吴筱燕 魏睿 朱洋中国国家话剧院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上海歌舞团 上海越剧院 
戏曲的剧种气质,是指中国戏曲的某一剧种从整体上区别于另一剧种的根本特点,它具有独特性、内在性、整体性及相对稳定性的特质。剧种气质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剧种渐显趋同化、剧种个性逐渐模糊的现状,以期重视剧种的独特性,保持戏曲的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归传统,走向现代——淮剧《武训先生》剧作解读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2017年 第5期 22-23页
作者:魏睿 
2017年5月份,淮剧《武训先生》于沪首演。《武训先生》作为剧作家罗怀臻与表演艺术家梁伟平合作的“都市新淮剧”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被宣称为开启“都市新淮剧的2.0时代”。继1993年上海淮剧团推出《金龙与蜉蝣》之后,树起了“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