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魏震"
94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网源协同多阶段投资规划的配电网过网费机制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4年 第6期48卷 194-204页
作者:魏震 牛文蕙 罗紫航 张雯雯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65 
针对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会造成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流失,且现行输配电价制定机制尚不能真实反映“余电上网”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网源协同多阶段投资规划的配电网过网费机制设计。首先,根据负荷增长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内外混合流水线的高吞吐率AES结构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2015年 第6期41卷 114-117页
作者:江磊 魏震 刘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解密轮内外流水线的、高性能及高吞吐率的128 bit AES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在此之前人们多采用查找表来实现AES算法中的SubBytes和InvSubBytes转换过程,本设计则仅仅使用了进行复合域运算的组合逻辑单元,硬件面积得以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玻璃钢—钢丝网水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 第5期17卷 32-37页
作者:黄孟生 魏震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河海大学建筑工程系 
本文对钢丝网水泥、玻璃钢、玻璃钢-钢丝网水泥和钢丝网水泥用的砂浆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为这类复合构件进行有限元计算提供可靠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对玻璃钢-钢丝网水泥复合构件裂缝开展缓慢,且在同一缝宽条件下,其强度比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配网调度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一)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 第9期31卷 112-116页
作者:许晓锋 魏震 刘俊勇 朱觅 金勇 权衡成都电业局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省智能电网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1 
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研究并设计了一套配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对当前配电网的发展状况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可视化技术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八大功能的配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包括:基于图模一体化的设备参数录入功能,设备状态的智能表达功能,智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货市场下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微电网偏差电量优化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年 第11期45卷 160-169页
作者:隋东旭 魏震 周春燕 杨皓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6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现货市场的开展为以微电网运营商为代表的市场新兴主体提供了处理不平衡电量又一渠道。但如何协调其与储能技术的配合,成为市场主体运营的关键之一。首先,对含有微电网主体的现货市场交易和不平衡电量的处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跟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 第5期 82-83,99页
作者:魏震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建设文化名城是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大连市可采取以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对策。文化旅游对大连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作用有文化旅游能提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资金、能促动大连文化名城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区域现货市场下多主体购售能主从博弈模型
收藏 引用
《电网技术》2019年 第8期43卷 2781-2788页
作者:杨皓钦 魏震 黄宇涵 隋东旭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建设(跨区域)现货市场与培养综合型售能公司是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发展主要方向。在设计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多个从方均衡的主从博弈模型,模拟多类型售电主体参与下的市场行为,其中,主方为公益型系统运营主体(ind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甲子的跨越与成长——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发展侧记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 第5期 90-91页
作者:魏震 
羊年伊始,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的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林业设计院)接到喜报:有10项勘察设计咨询项目获省部级优秀项目奖。自2001年以来,省林业设计院已经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项目累计133项,创优项目始终保持在一个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再生能源接入下新型可中断负荷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 第5期40卷 148-155页
作者:向月 刘俊勇 魏震 刘友波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对可中断负荷(IL)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激励补偿机制和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大量多样化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带来一系列机遇和挑战,IL的特性融合和协调调度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新的概念和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从大规模风电接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高速串行通讯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2000年 第1期26卷 50-52页
作者:张卫杰 魏震 路平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检测技术教研室050003 
讨论了基于 80C196KC微处理器串行通讯口的硬件设计、波特率设置和软件开发的技术途径,并简要介绍了串行通讯在某型雷达仿真平台中的应用,其主要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