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鲁晓军"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美丽乡村系统化营建的设计方法探析——以无锡阳山镇实践为例
收藏 引用
《装饰》2017年 第4期 90-92页
作者:门坤玲 鲁晓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美丽乡村营建不是单个明星村落的形象装点,也不是村内部分建筑物的"文艺范"实验,而是基于整个乡镇地区发展质量提高的人居环境改善,是系统性的乡村建设。本文立足无锡市阳山镇的设计实践,提出了美丽乡村营建宏观、中观、微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村民环境自治”导向的村庄整治规划实践——以无锡市阳山镇朱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2年 第10期36卷 63-67页
作者:翁一峰 鲁晓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 
指出能否促进"村民环境自治"是判断村庄整治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准之一,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角度对促进村民自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指出"明晰村民责任包干区"、"村民全过程参与"和"经济实用的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产权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探究--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4年 第10期38卷 51-58页
作者:翁一峰 吕斌 鲁晓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构建基于产权关系视角的乡村空间发展研究框架;其次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分析承包地、村庄宅基地和村镇企业用地三类用地的产权关系空间特征和现状问题;最后,从基于"规模集聚"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拆分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乡一体新政策语境下的规划调适——基于无锡规划实践的断想
收藏 引用
《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 第1期 4-8,18页
作者:鲁晓军无锡市规划设计院 
本文结合无锡规划实践,探讨了城乡一体新政策语境下规划在思路、实践和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适应性调整构想,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子模块均压约束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功率极限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年 第5期47卷 17-25页
作者:廖敏 许韦华 杨杰 李鹏飞 季明晶 鲁晓军 向往 文劲宇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209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具备降压运行和不闭锁穿越直流故障的能力,子模块均压约束是其降压运行时对稳态功率运行范围起主要限制的运行约束。从满足子模块均压约束的换流器桥臂电流和桥臂电压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锡市社区及社区规划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江苏城市规划》2005年 第3期 35-37页
作者:鲁晓军无锡市规划设计院规划所 
基于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展开的大规模社区建设给城市规划行业带来了又一个春天。作者亲身参与了无锡市近期开展的一系列社区规划,并提出了一些改善传统规划方法和观念的建议。本文只是对社区规划方法的初步探讨,更多的成果和技术经验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空间布局的一个假定和两个推断
收藏 引用
《江苏城市规划》2010年 第10期 4-6页
作者:鲁晓军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 
文章主要探讨了地下空间在需求和空间布局上同地上空间开发的关系,提出了地下空间需求应地面空间稀缺性而产生,是城市地租的函数的假设,进而推演出地下空间布局与地面空间布局高度叠合对应,且开发强度与地上空间开发强度正相关的两个结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无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苏城市规划》2007年 第5期 34-36,38页
作者:鲁晓军无锡市规划设计院 
乡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历史和广阔的背景,无论是重农学派还是乡村建设、乡村自治和新重农主义的理论持有者,都对此提出了或理想、或理性、或现实的济世良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短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设计目标价值的回归——无锡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空间社会学的实践和规划方法探索
收藏 引用
《江苏城市规划》2006年 第12期 14-19页
作者:门坤玲 鲁晓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无锡市规划设计院 
"研究城市的主导学科如果说昨天是建筑学,在今天是经济学,那明天一定是社会学",这是人们看待城市的角度在不断变化,从一个简单的物质系统到相对复杂的经济系统,进而深入至更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或许也可作为城市科学研究逐步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村庄整治中的传统特色延续与规划引导——无锡村庄整治规划的点滴体会
收藏 引用
《乡村规划建设》2013年 第1期 43-54页
作者:鲁晓军 门坤玲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村庄传统特色的保护传承,不仅应关注'物',也应关注村庄可持续发展所依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基础。不仅要善于因村而异找到特色,而且要认识这种特色的当代价值。村庄特色的保护和延续,具有层次性,除了在规划设计阶段'图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