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黄厚明"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器美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 119-129页
作者:黄厚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0093 
先秦青铜器进入美学视野,是先秦美学从文本解读到器物研究的逻辑演进。作为审美活动的物化形式,先秦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在人神同构的意义系统中呈现出“交于神明”与“大象其生”两种逻辑形态。它们彼此分界又相互联结,定义并不断形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柯九思生卒年问题疏证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 第10期 66-84,134页
作者:黄厚明 杨嫣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柯九思生卒年问题,因画史和相关史籍记载舛误悖谬,明清以来一直争议不绝。20世纪60年代,宗典汇考明清疑年诸说,将柯九思生卒年定为1290年至1343年,其论遂成定说。本文尝试在复检前人学者诸说的基础上,揆诸史料,以诗证史,重新考订柯九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铜器纹样研究的两种视野与“关系美学”的建构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 第2期60卷 115-124,158,159页
作者:黄厚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3 
现代意义上的商周青铜器纹样研究,是在艺术史学科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此进程中,脱胎于美学的艺术史与美学之间一直处在复杂的纠缠之中,两者相互影响并共同形塑了商周青铜器纹样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范式。一个世纪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与观念:艺术考古前沿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8年 第4期 20-27,79页
作者:廖明君 黄厚明<民族艺术>杂志社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南京艺术学院 
一、图像与文字廖明君(以下简称“廖”):以电影、电视、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游戏、多媒体为代表的新科技正孕育着一场视觉革命,图像作为一种新的表达系统正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图像化”扩张不仅改变了人们阅读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早期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图像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6年 第4期 88-100页
作者:黄厚明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 
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则取决于研究者采用何种方法论范式。由于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总是与特定的本体论、认识论相连,故运用跨学科理论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时,必须立足于特定学科的认知逻辑范式并据之作出相应的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史研究的守界与跨界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4年 第2期 68-76页
作者:黄厚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310028 
通过图像理解历史,是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的信仰与使命。识读图像背后的历史信息,研究者不仅需要通晓图像本身的语法,而且也要在图像与文字构建的学术共同体中获得对图像的通盘认知。这种内在规定性,决定了艺术史学科既要严守图像研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名的考古学还是有名的艺术史:艺术考古学研究向度刍议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7年 第3期88卷 92-98页
作者:黄厚明 顾平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将"观念史"引入到艺术考古学研究领域,既是缺失图像的思想史研究在学理上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属,同时也是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下的意义所在。鉴于"实物图像"和"文献资料"是研究人类观念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艺术考古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古物学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年 第4期 53-56,49页
作者:黄厚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艺术考古学是通过实物形象来研究人类观念产生、发展和变迁的一门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西方艺术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输入,另一方面又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古物学研究。本文站在现代艺术考古学的学科立场上,对中国传统古物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文化原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 第1期 21-27,59页
作者:黄厚明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江苏南京210013 
由于"名"与"实"的矛盾,饕餮纹的原型及其寓意问题一直困惑着学界。本文针对这一现状,重新检讨了饕餮纹的"名实"问题及其图像分类原则,并尝试将贡布里希"图式与改良"理论运用到饕餮纹的风格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与证伪:关于饕餮纹含义的几种学说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 第1期 45-53页
作者:黄厚明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北京100084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功能涵义作出了各种尝试性的阐释,先后提出了"巫蹻说"、"萨满面具说"、"天帝说"、"地母说"等若干理论假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