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黄友斌"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黄友斌作品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21年 第1期 42-43页
作者:黄友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当代陶艺已不只是作为一种我们熟悉的传统工艺美术或只是彰显精湛技术的容器载体而存在,其早已突破了"器与技"的藩篱,并通过日益丰富的艺术形式、文化内涵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当代极具世界通识语言的新艺术形式的重要载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艺教育“研学式创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陶瓷》2023年 第11期 133-135页
作者:项骁骁 黄友斌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杭州311199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杭州310007 
陶艺教育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陶艺创造力是亟需探讨的问题。笔者以学校“乡情·见心”艺术文化理念为引领,通过“微场馆”构建、“微创意”表现、“微平台”分享这三大策略,依托“研学式创作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界非遗龙泉青瓷艺术品元素釉滴衍生饰品的探索
收藏 引用
《景德镇陶瓷》2018年 第5期28卷 10-11页
作者:黄友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龙泉青瓷的粉青与梅子青釉色以其类冰似玉被世人所喜爱,而在烧制过程中会有"釉"滴落在棚板上,俗称为"自然釉滴"。青瓷艺术品元素之釉滴,特点是弧度坡度较大,釉面较鼓,釉色较透,成品率极低,显得特别珍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在笔先 笔随心止——倪瓒“以书入画”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8年 第14期 62-63页
作者:黄友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文人画历来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将书法的笔意通过线条和笔墨体现在绘画作品中,对后世的书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倪瓒诗、书、画三绝,且绘画风格,成一代逸品。倪瓒绘画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学龄期儿童画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13年 第15期 259-259页
作者:黄友斌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儿童画对发展学龄期的性特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画在教学中,就要选择儿童日常接触的生活内容,把从中观察体验的感受凭记忆进行创作加工,所在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然而教师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正是是儿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识体验对博物馆陶艺公众教育的积极意义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年 第5期52卷 5-5页
作者:黄友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310000 
博物馆教育用体验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并以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创建活动。从而使藏品重新充满活力,发挥它们启发和教育的作用,构建参与性的、高质量的参观体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不同时期的毕加索绘画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13年 第19期 105-105页
作者:余璐 项骁骁 黄友斌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他也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但是我们知道,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所创造的作品并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来源于生活。毕加索也是如此,他的艺术离不开他的生活,深入他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他作品中所包含的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放电等离子烧结TiCN/W-Cu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材料》2022年 第6期46卷 11-20页
作者:黄友 李晓伟 查元飞 周晓龙 黄歆 花能 陈文哲 彭栋梁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 福建省先进材料加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08 福州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州350715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材料基因组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361005 
以铜粉、TiCN粉以及由化学镀法制备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N/W-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细小的TiCN颗粒弥散分布在钨和铜相界处;复合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家场天然气增压站噪声治理
收藏 引用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9年 第1期9卷 37-39页
作者:黄友 俞济梁 王以朗 邓德美 涂善重庆大学资源中心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为使增压站噪声降到国家允许标准,对其噪声进行了综合治理,设计了动力缸排气消声器和百叶窗式进风消声器等,经测试增压站内噪声由93dB(A)~101dB(A)降为81dB(A)~88dB(A)。单台增压机运行时冷却风机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