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基于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体域网技术,提出一个以疾病预防为主、分级协作的区域化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具体介绍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平台数据库设计、医疗健康监护中心及其终端设计情况,增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优质资源的可及性。
摘要: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十册第三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正确理解新出现的词语,能分别用“乐趣”“置之不理”造句。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8课的第五自然段和第9课的最后四个自然段,练习编写提纲,进一步培养作文能力。3从课文...
摘要:医疗大数据往往存在数量庞大、系统异构等问题,如何快速获取数据并解决系统异构性是目前医疗卫生信息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依托重庆市医疗卫生信息专网,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不同医院的不同系统中抓取指标数据,并按医改监测平台相关要求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全市各医院的异构系统构成一个松散耦合结构,解决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与医改监测平台指标之间不一致等问题。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可采集到涉及收入支出、医疗服务量、医保报销、分级诊疗、床位使用、医师出诊、重点人群服务及公立医院改革情况等内容的部分指标,基本上可以满足医改监测平台要求,具有开发成本低、配置灵活、可动态调整指标体系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
摘要:为提高科技查新的效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查新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构,在常规查新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智能的科技查新系统;系统设计时首先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自动按照科技项目申请书的关键词搜索和下载相关文献资源,然后以自适应分配算法分配查新任务和遴选查新报告审核专家,最后以系统中累计的以往查新报告和文献资料为基础,利用Lucene检索工具对生成的查新报告进行全文检索;一是实现了文献资源检索工作的自动化,保证了检索途径、范围及检索表达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检索,提高了文献检索效率;二是实现了任务分配的智能化,均衡分配相关任务,使查新效率最大化;三是实现与既往研究项目进行精确比对,避免了科技项目的重复申报,进一步提高查新质量。
摘要:为了实时实现监控,文章提出了基于Sprite技术开发手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较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服务器与手机终端之间采用Datagram方式传输图片数据,手机终端采用Sprite技术以动画效果实现实时视频监控。通过实验测试,系统达到了实时视频监控的要求。
摘要:探讨了在高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影响高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才培养过程能力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采用现代化技术设计质量保证系统等内容,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
摘要:结合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从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控、数据应用支持和数据应用角度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即平台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推进精细化管理机制。
摘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为支撑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而设计,用于连接区域内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在构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有了基础保障。主要介绍了重庆市如何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展业务协同合作,特别是对远程诊疗作重点阐述,对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每日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5μg/kg,治疗3~5d,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干细胞行流式细胞检测CD34+造血干细胞数量达(1.8±1.7)×10^6/kg.采集后第2天在DSA检查下行经股动脉超选肝动脉植入术或手术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至门静脉主干注入,术中监测门静脉压力.术后积极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肝肾功能;第3天给予抗凝治疗,防止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2)随访情况:患者生存率、肝功能Chi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学Knodell评分、慢性肝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评分.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方式随访,随访内容为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B超及CT检查患者腹腔积液情况;行肝功能Child及MELD评分;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取活组织检查;调查患者慢性肝病生存质量.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1)治疗情况:42例患者经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大小便情况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0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Ⅰ度肝性脑病3例,术后1个月及3个月各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均死亡,术后6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自发性腹膜炎1例,其余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随访情况: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57个月(1~60个月),5年生存率为95.23%.患者术后5年肝功能Child评分及MELD评分分别为(7.1±1.1)分和(14±4)分,与术前的(9.4±1.8)分和(19±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2,3.773,P<0.05).患者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前患者肝小叶结构紊乱,被纤维切割,肝细胞水肿变性,呈毛玻璃样变,有点状及碎屑坏死;可见汇管区-汇管区桥接坏死,汇管区内有纤维组织增生,其内有中等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假小叶形成.移植后5年患者正常肝小叶形成明显增多,且分布更加趋近正常,肝细胞水肿变性,见少量点状坏死,未见明显碎屑坏死;汇管区内纤维组织增生较前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染色明显变淡.移植后5年患者Knodell评分为(9.9±2.7)分,与移植前的(14.1±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P<0.05);HRQL评分为(167±21)分,与移植前的(13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组织形态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摘要:为了解全市市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组织专家对市级医院进行了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发现,市级医院在软硬件、人才队伍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系统建设和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应用效果得到初步显现。但因卫生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时间的制约,在统一规划、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方面有待加强。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工作,规范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