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黄志玮"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汽车表面喷涂轨迹自动生成算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机电工程技术》2025年 第3期54卷 69-73页
作者:伍培霖 刘溯奇 许桂强 黄泽清 樊毅 马华镕 黄志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针对喷涂机器人在汽车售后喷涂维修中没有现成汽车表面轮廓数据用于喷涂轨迹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获取汽车车门表面三维点云以实现喷涂轨迹规划的方案。首先,将深度相机采集的车门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点云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区域电网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规划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新科技》2021年 第23期 65-66页
作者:黄志玮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统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煤电及燃气发电等,通过有效调节二者能够满足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荷需求,而新型的电力系统则是不可控的,主要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发电单元的数量非常多,分布比较广,这跟传统的电力系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研究
收藏 引用
《能源与节能》2021年 第11期 36-37,171页
作者:黄志玮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前期投资小、后期运维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可以就近供电等特点,是当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相较于传统电站而言,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并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电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能源与节能》2021年 第7期 39-40,168页
作者:黄志玮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 
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大增,光伏并网引领了新型循环能源的盛行。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基于此,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和太阳能储能装置方面对光伏发电并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海珠江口盆地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收藏 引用
《工程地质学报》1994年 第2期2卷 18-28页
作者:陈俊仁 黄志玮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资料撰写的。划分工程地质区及亚区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求在海洋开发中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本项研究是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gH EtherCAT主站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2024年 第24期52卷 91-95页
作者:刘溯奇 许桂强 伍培霖 黄泽清 樊毅 马华镕 黄志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机器人制造商采用各自控制器软硬件框架,源码不公开,导致机器人控制器的二次开发困难。针对此问题,利用IgH框架开发一款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以及高扩展性的EtherCAT主站控制器。设计Linux与Xenomai双核实时系统与IgH EtherCAT主站相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下半月)》2015年 第4期 118-118页
作者:黄志玮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 
在分析光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光伏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希望针对今后的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动触觉表征的音乐信息现状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 第2期52卷 232-239页
作者:黄志 雷涛 陈东义 吴铭杰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173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学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振动触觉作为人机交互领域被广泛运用的交互方式,在方向导航、图形显示、音乐表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振动触觉音乐交互是人机交互与艺术结合研究热潮中的方向之一,目前,振动触觉表征音乐信息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的总结。该文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动触觉编码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学报》2021年 第9期43卷 1261-1268页
作者:杜静宜 黄志 陈东义 雷涛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00 
触觉作为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官通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贴合人体的生理构造,传递硬度、大小、纹理、形状、温度等视听觉无法传递的信息,而且拥有快速准确的特性,触觉不仅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感知,而且能够有效感知一些很难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高温脆弱性预警系统构建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热带地理》2024年 第1期44卷 121-142页
作者:吴朝 税伟 黄志 汪春辉 乔璐 吴叶玲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州350108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福建省气象局福州350001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州35000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06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 
基于人与环境耦合系统视角构建了“暴露性-易损性-适应力”的城市高温脆弱性研究框架和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高温指数、多元主体适应力耦合技术、多元群体脆弱风险评价标准库等关键预警技术和方法。以城市多元利益主体为服务对象,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