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黄美纯"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硅基超晶格Si_(1-x)Sn_x/Si的能带结构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0年 第7期59卷 4843-4848页
作者:吕铁羽 陈捷 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系厦门361005 
由于Si基发光材料能与现有的Si微电子工艺兼容,其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设计具有直接带隙的Si基材料,备受实验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根据芯态效应、电负性差效应和对称性效应设计了Si基超晶格Si1-xSnx/Si.其中Si0.875Sn0.125/Si为直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硅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6期44卷 874-883页
作者: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具有特定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计算设计,是计算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半导体的诸多性质取决于价带顶和导带底的电子态及其中的载流子分布,因此带隙的大小和能带极值的对称性便成为半导体材料设计最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半导体量子结构和Si基光电子材料设计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 第2期40卷 242-250页
作者: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评述近年来在半导体量子结构电子态理论应用于 Si基光电子材料设计方面的重要进展 .着重对有直接高技术应用背景的论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最近关于 Si纳米晶光增益和纳米硅 /氧超晶格材料超稳定电致发光等具有突破性发现的实验研究成果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发态过程的多体理论方法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2005年 第3期26卷 273-284页
作者: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系福建厦门361005 
描述多电子体系的绝大部分参量可实验测量,如吸收光谱、发光光谱和激子效应等,都涉及电子激发态的正确描述。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内的局域密度近似(LDA)作为第一性原理基态理论,即基于Kohn Sham方程的解,是研究多粒子体系基态性质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光型太阳电池表面栅电极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2009年 第12期36卷 127-131页
作者:黄生荣 林桂江 吴志强 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9 
对聚光型太阳电池表面栅极图形进行优化设计。对组成太阳电池表面栅电极的图形最小单元的各种功率损失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最佳栅电极间距的递推公式。优化计算了各种宽度的次栅之间的间距,并得到了相对应的功率损失比例。电极和半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AT的优化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1年 第1期21卷 29-36页
作者:庄宝煌 黄美纯 朱梓忠 李开航厦门大学物理学系361005 
通过作者最近建立的关于电力半导体器件 GAT的集电结耗尽层电位分布和电场分布的二维解析模型即《GAT栅屏蔽效应二维解析模型》、《GAT实现高频率与高基区穿通电压兼容特性分析》以及《GAT实现高电流增益与高雪崩击穿电压兼容特性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i基光发射材料的探索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2002年 第5期23卷 419-424页
作者:黄美纯 张建立 李惠萍 朱梓忠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厦门361005 
由于Si基光发射材料具有与先进的Si微电子技术兼容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一直是光电子集成 (OEIC)工程应用的首选材料。但由于体材料Si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 ,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光发射体。如何通过已有的物理学原理和可行的微加工技术把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接带隙硅基超晶格Ⅵ_((A))/Si_m/Ⅵ_((B))/Si_m/Ⅵ_((A))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3期42卷 265-269页
作者:张建立 黄美纯 李惠萍 朱梓忠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福建厦门3610005 
Si基光发射材料由于它具有与先进的Si微电子技术兼容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是光电子集成(OEIC)工程应用的首选材料.但由于体材料Si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光发射体.如何设计具有直接带隙硅基材料,备受实验研究工作者和材料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nGaAs/InP分别限制量子阱激光器的阱数优化设计和实验制备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1998年 第2期19卷 107-110,115页
作者:陈松岩 刘宝林 黄美纯 彭宇恒 刘式墉厦门大学厦门361005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根据对InGaAsP-InP分别限制量子阱激光器结构的注入效率的分析和利用X射线衍射对InGaAsP-InP20个周期的多量子阱结构异质界面的研究,设计、制备了4个阱的InGaAsP-InP分别限制量子阱激光器结构。利用质子轰击制得条形激光器。阈值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变层超晶格界面电荷转移效应和应变效应的能带计算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 第S2期32卷 15-18页
作者:黄美纯 柯三黄 王仁智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厦门361005 
利用冻结势LMTO方法计算应变层超晶格(SLS)的电子结构,发现平均键能E_m主要由界面电荷转移效应决定,而E_m和价带顶能量E_m之差△E_n^m主要由应变效应决定,用应变材料的E_m为参考能级,可以由应变体材料的△E_n^m值直接给出SLS的价带能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