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齐致翔"
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戏曲编剧要懂音乐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24年 第2期 1-1页
作者:齐致翔不详 
戏曲之曲、之躯、之形、之魂,之一切,先是由编剧构想和提供的,是编剧的创意、构思,编剧的唱、念安排,才激起和引发了音乐创作者对曲的联想和超越编剧的二度创作。戏曲导演最重要的功力和素养也是在音乐、在唱腔,在锣鼓,在乐曲和音乐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赏窦晓璇像音像《谢瑶环》 兼论梅、杜、窦师徒三代求艺之路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2年 第9期 16-20页
作者:齐致翔不详 
看了央视戏曲频道播放的杜近芳爱徒、梅兰芳再传弟子窦晓璇录播的京剧像音像《谢瑶环》,感到晓璇对近芳老师的继承不仅在于对“依杜扬梅”的精准把握,更有对演出剧作与舞台表演的深入解读与时代考量,可以欣赏到其对杜师代表作的努力再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鼓动风华 意领人生——追忆国家京剧院著名鼓师赓金群的创意人生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3年 第10期 54-57页
作者:齐致翔 
五年前,中国京剧的一代鼓师赓金群驾鹤西归,带走了他的精明,他的智慧,他的渊博,他的细密,他的深谋,他的意蕴。国家京剧院前身中国京剧院成立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新、艺术发展、艺术积累乃至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与他的指挥、创造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代名旦黄孝慈的创意人生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7年 第3期 65-67页
作者:齐致翔 
孝慈走了,让人猝不及防,哀伤不已,直呼孝慈莫走,却难留住,遂挽呼:“一蒙惊艳识红菱,虎女生风冠两京。撒手人寰圆梦去,犹闻孝慈长歌行。”孝慈走后不久,传来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她“时代楷模”的称号。全省文艺界无不拍手。可惜这天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又见梅郎——梅派新作《梅兰霓裳》的前世今生和相约未来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4年 第2期35卷 59-64页
作者:齐致翔 
去岁以来,首都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一出由梅派传统名剧《太真外传》整理改编的梅派新作《梅兰霓裳》,引起北京、全国乃至海内外关心戏曲改革和梅派艺术的众多同仁、观众和戏曲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好评,至今,该剧还在修改、完善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流派发展启示录(二) 论谭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1年 第10期 52-56页
作者:齐致翔不详 
我在《论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谈到梅派艺术的形成仰赖竞争,仰赖梅大师“不断求新”、“勇敢超越”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品格。谭派艺术的形成同样需要竞争、变革、求新与勇敢超越的思想和心胸。谭派创立先于梅派,几乎与京剧艺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淘洗 观众选择(上)——论小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14年 第6期 73-79页
作者:齐致翔 
谈京剧流派,谈生、旦、净主要行当,总能数出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流派大观。陈德霖、王瑶卿后有“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四小名旦”李、张、毛、宋;谭鑫培后有前“四大须生”余、言、高、马,后“四大须生”马、谭、杨、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责任 社会希冀——在加工修改《锁麟囊》座谈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6年 第2期27卷 3-6页
作者:齐致翔 
首先,对做这件事,我举双手赞成。对由中国戏曲学院这样一所戏曲艺术的高等学府来做这件事,更深表赞同。戏曲学院身负教学和传承戏曲艺术的重任,由它同时兼起艺术研究的责任,形成艺术研究和推动艺术发展的氛围,不但有利于做好这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流派发展启示录(一) 论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1年 第7期 56-60页
作者:齐致翔 
随着近年来京剧艺术的大传播、大普及,爱好京剧的观众愈来愈多,地域愈来愈广,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从城市到农村,各行各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髫龄幼儿都争相加入学习乃至参加京剧票友大赛的行列。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梅派经典《贵妃醉酒》看流派形成之人文涵养与文学滥觞 京剧传统戏名作解读之五
收藏 引用
《剧本》2012年 第9期 58-61页
作者:齐致翔 
剧本乃一剧之本,无论多高明的表演艺术家对此都会有所体认。曾有人说,京剧之梅派经典和无与伦比的梅派之美随着梅大师的仙逝,已不复存在。无疑,梅派艺术自是梅兰芳艺术气息的凝聚,梅兰芳艺术生命的结晶。但梅兰芳留给世人的舞台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