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设计了一套用于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的新型自动换样系统。整个系统由组态王KingView6.55软件控制,其中自动进样装置每次可装载200个样品,且具有样品自动排队循环测量功能。样品转换器替换了原三叉管,并同时可为三套HPGe探测器提供传输待测样品。在传输管道关键节点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实现了样品传输过程的实时监测,提高了样品传输的可靠性。
摘要: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以提供成像场景中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地物属性诊断的光谱特征信息,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经典的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仅利用光谱维度信息检测目标,检测模型要么对背景高维特征矩阵构建的准确度不足,要么对背景先验光谱特征的完备性要求较高,导致算法对不同复杂度的检测场景适应性不强。因此,基于计算复杂度较低、参数需求量较少且检测性能较为优异的经典多目标检测算法—多目标约束能量最小化(MCEM),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模型的高光谱目标检测修正算法(R-MCEM)。首先,设计了一个与目标形状、尺寸相近的逐像元移动运算窗口,依次计算窗口中的每个像元与窗口内其他像元的光谱距离之和D1,像元与各类目标的光谱距离之和D2。其次,采用获得D1/D2最小值的像元替换窗口内的所有像元值。然后,自左向右、自上而下逐像元移动窗口,重复窗口内每一个像元与目标、背景像元的光谱距离运算,并确定窗口内与背景相似度最高、与目标相似度最低的像元。直到移动运算窗口遍历整个高光谱图像,大幅提升了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的背景高维特征矩阵准确度。分别设计了基于实测高光谱图像数据和模拟图像数据的修正检测算法性能验证试验,并采用三维操作特征曲线(3D ROC)结合目标与背景分离度(SDBT)开展修正算法的检测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修正算法有效减少了虚警率,提高了检测精度。基于实测数据的检测精度、目标与背景分离度由MCEM算法的0.937 7、 0.57提升到R-MCEM的0.993 5、 0.67,基于模拟数据的亚像元检测能力由MCEM的20%丰度提升到R-MCEM的15%丰度。
摘要:通过对严寒地区新建住宅节能示范工程的围护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热工设计计算和测试分析等研究 ,得出大庆地区采用小型空心砌块、粘土实心砖、粘土空心砖夹聚苯板 3种复合墙体和加气混凝土屋面板满足节能 5 0 %要求等
摘要:集装箱双面吊为断开式车架,其纵梁和鹅颈部依靠箱型结构连接,利用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软件联合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在牵引和自行走两个行驶工况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在牵引工况下强度不足。因此,对车架进行了结构改进,改进后的车架满足了强度和刚度要求。
摘要:为了研究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健康效应,设计了一套适合于采集甲醇尾气中非常规成分的装置。此装置以水为吸收液,多孔玻板吸收管为采集器,在冷凝条件下收集甲醇燃料汽车尾管直排气。样品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装置成功地收集了甲醇尾气中的非常规成分。经测试,非常规成分有2种,分别为甲醇和甲醛,含量分别为(2.85±0.02)g/m3和(44.33±0.94)mg/m3;甲醇尾气中未采集到颗粒物。除此之外,还对甲醇尾气中的常规成分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CO浓度为(4.02±0.77)%,碳氢化合物(HC)浓度为(1.16±0.08)g/m3,低于汽油尾气。
摘要:吉林省自然聚落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演进及其特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自然聚落形成和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吉林省新农村规划建设产生积极借鉴作用.
摘要:针对汽轮机汽缸内因鼓风损失引起的事故进行分析、探讨,认定了蒸汽摩擦鼓风损失的危害,与新设计的机组对比,指出各自系统的优缺点。
摘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乙醇溶液-酶法提取花生粕蛋白的最佳条件。中心组合设计的独立变量包括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pH值,以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了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结果显示,蛋白提取率二阶模型相关系数为96.9%。响应量主要受pH值、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的影响。乙醇体积分数为60%、pH值为6.4、提取时间为70 min和液料比为23∶1(m L/g)时可获得最大提取率(63.16%),该最佳提取条件获得了试验结果的充分证实。研究表明,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可应用于花生粕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18 S rRNA基因、ITS2序列、SCAR标记等3种DNA分子标记法鉴别草珊瑚,为其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草珊瑚18 S rRNA基因序列,并进行Blast比对;通过PCR扩增、测序并注释后获得草珊瑚ITS2序列,从GenBank上收集混伪品和其他植物的ITS2序列,使用MEGA5.5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聚类树;通过RAPD法获得草珊瑚SCAR分子标记,克隆测序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草珊瑚及其混伪品。结果获得的草珊瑚18 S rRNA基因长度为1820 bp,Blast比对显示草珊瑚与金粟兰科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9%,证明其为草珊瑚的18 S rRNA基因。获得的草珊瑚ITS2序列长度为500 bp,草珊瑚与其混伪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0~0.219,混伪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74,聚类分析显示草珊瑚聚为一支,混伪品聚为一支,与其他植物距离较远。获得草珊瑚的SCAR分子标记,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现草珊瑚特异性产物,混伪品未出现特异性产物。结论3种分子标记法联合可更有效地鉴别草珊瑚及其混伪品,从而建立一套新的鉴别草珊瑚与混伪品的方法,为其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为实现对多台步进电机的控制,开发了基于STM32的步进电机控制器,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将FreeModbus移植到STM32上,在eMBRegHoldingCB函数中实现了输出脉冲频率、输出脉冲个数、输出脉冲方向和输出脉冲终止信息的可设置和可查询,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步进电机控制器是可行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