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泡菜榨菜是我国传统酱腌菜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堪称国粹。二十多年来在科技的支撑下泡菜榨菜产业迅速发展,但消费者对泡菜榨菜中亚硝酸盐的担忧与误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市售泡菜榨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研究了亚硝酸盐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代谢转化机制。对接泡菜科研团队的长期研究结果及现有的相关资料,可以获知:大部分市售泡菜榨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5.0mg/kg,远低于国标对其亚硝酸盐的限量(20mg/kg),日人均摄入市售泡菜榨菜的亚硝酸盐剂量分别约为0.0023-0.0049mg/kg体重·d和0.0025-0.0053mg/kg体重·d(以亚硝根离子计),因此日常摄入泡菜榨菜是安全的。原料、食盐含量、温度和pH对泡菜榨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具有明显影响,通过接种乳酸菌、添加抗氧化物质,可显著降低泡菜榨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等是泡菜榨菜中产生亚硝酸盐的主要潜在有害微生物,而乳酸菌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本文通过泡菜榨菜中亚硝酸盐的代谢研究,创立了泡菜榨菜亚硝酸盐的N_(2)-NH_(4)^(+)(氮-氨)转化学说,即泡菜榨菜中的亚硝酸盐主要通过反硝化、同化与异化硝酸盐还原生成,随后经反硝化途径被还原为N_(2)(氮气),或经硝酸盐还原途径被还原为NH_(4)^(+)(氨),这些生化反应过程导致泡菜榨菜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升高较快,随后逐渐降低。同时,再次从理论上阐明泡菜榨菜是以有益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成的蔬菜制品,所以无论是家庭或工厂制作的泡菜榨菜,均应做到制作过程的清洁干净,避免有害微生物繁殖。该学说解析了泡菜榨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转化途径,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对泡菜榨菜的安全担忧和历史性的误解,为科学的泡菜榨菜制作加工储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极其重要理论的参考。
摘要:目的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药学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方法对接职业标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根据就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结合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核心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和教学实践的评估与反馈,构建高职药学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果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为医药行业输送合格人才。结论药学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药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达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单中心设计,76例入选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mg/kg)、那屈肝素组(0.01ml/kg)和达肝素组(120IU/kg),每12h皮下注射一次,至少使用48h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所有手术在末次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WH)后8h以内完成,术中不追加LMWH或普通肝素(UFH),监测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抗Xa因子活性,同时观察30d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和靶血管再次重建和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三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平均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手术结束时APTT≥45s的病例数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24例(96.0%)、23例(95.8%)和26例(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抗Xa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到抗Xa因子≥0.5IU/L的比例不同,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术前23例(92.0%)、21例(87.5%)和17例(63.0%)(P=0.018),手术结束时22例(88 0%)、19例(79.2%)和15例(55.6%)(P=0.022)。30d随访三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依诺肝素组发生1例因急性左心衰导致死亡,1例术后血小板<10×10^(12)/L,另有1例输血200ml;那屈肝素组发生1例靶血管再次重建;达肝素组1例术中支架后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结论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达肝素在ACS患者心导管室应用中均安全有效,术前皮下注射LMWH 4次且手术在末次注射的8h内完成,不需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手术中静脉追加LMWH或UFH。
摘要: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摘要:2005年是中国承诺碳减排目标的基准年份,因而也是中国城市碳减排战略制定和近中期低碳转型的基准年份和对照年份。中国城市2005年CO_2排放数据的一致性、全面性和精准性对于中国所有城市和每个具体城市的目标考核和评估都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 2.0)、城市层面统计数据以及大量现场调研和走访,建立2005年中国城市CO_2排放数据集,包括工业能源排放、工业过程排放、农业排放、服务业排放、城镇生活排放、农村生活排放、交通排放7个部门的直接排放数据和间接排放数据。该数据集的建立汇总了86名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在企业、城市不同行业与部门、城市工业和城市总化石能源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大量的交叉验证和数据分析,有效保障了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碳排放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差异和空间格局差异。排放前10的城市几乎比排放后10的城市的排放量高出两个数量级。高排放城市基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东部城市直接排放占全国直接排放比例最高,达到44.59%,其次是西部城市21.76%,中部城市22.70%,东北城市10.95%。
摘要: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苏省20家三级医院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行情况,个案调查包括重点部门成年患者置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纳入20家三级医院2895例患者,75.0%(15/20)医院向临床医护提供置管核查表,83.2%(2410/2895)置管及维护人员接受过VCAI指南培训;置管前,16.2%(469/2895)置管环境不符合规范(Ⅲ类或Ⅳ类环境);70.3%(324/461)输液港植入在手术室进行;9.0%(260/2895)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置管中,97.2%(2814/2895)遵循最大无菌屏障要求;仅10.8%(314/2895)使用含氯己定醇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置管后,39.9%(1154/2895)应用三通旋塞阀进行导管连接;50.3%(364/723)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每隔12 h更换输液装置;亚组分析显示,置管部位、最大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剂类型、导管连接方式、输注IVFE时更换管路频率在ICU与非ICU病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及落实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执行的核查表以督促防控措施进一步实施。
摘要:研究香蕉皮单宁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为香蕉皮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型食品生物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二倍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香蕉皮单宁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测定菌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核酸和葡萄糖等含量变化,反映菌体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完整性、消耗糖量变化,以此为指标对抑菌机理做出初步分析。香蕉皮单宁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mg/m L。菌液中碱性磷酸酶(AKP)前后含量无明显变化;菌液中核酸存在明显差异,1MIC实验组是对照的两倍。香蕉皮单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抑菌作用。
摘要:为研究解决狭小场地内超高大倾角斜钢柱和大悬挑曲面钢屋盖安装施工难题,通过组合盘扣支撑体系、钢回顶支座、钢拉杆拉结及双抬机吊装的安装施工技术,实现狭小场地内将34 m长、72 t重的V型斜钢柱合理分段吊装,安装精度达到10 mm以内,结合有限元分析完成大悬挑钢梁免支撑体系设计,实现17 m长大悬挑钢梁免支撑自平衡安装;采用创新支撑形式分段吊装斜钢柱和大悬挑钢梁免支撑自平衡安装技术,显著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摘要:目的检验并比较测量腰痛功能障碍的3个量表QBPDS、ODI和RMDQ的测量性能。方法采取横断面和纵向疗效评价的研究设计,将7个量表人工分为2组,组合1包括RMDQ、VAS、SF-12v2,组合2包括ODI、QBPDS、NRS、EQ-5D-5L,然后将2组量表进行随机后纳入腰痛患者填写,最终测评3个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内部一致性、反应度以及天花板和地板效应。结果QBPDS EFA提取出2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根据EFA结果建立模型进行CFA,模型拟合度较差。QBPDS与ODI、EQ-5D-5L UI、EQ-5D-5L VAS呈较高至高相关性,内部一致性高,反应度高。无天花板及地板效应。ODI的CFA显示,其单维度结构模型拟合度尚可。其与EQ-5D-5L UI与EQ-5D-5L VAS呈较高至高相关性。内部一致性高,反应度高。无天花板及地板效应。RMDQ EFA提取出6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根据EFA结果删除部分条目建立模型进行CFA,模型拟合度不理想。其与SF-12v2 MCS及PCS部分一般高相关性。内部一致性高,反应度低。无天花板及地板效应。结论综合测量性能结果,认为QBPDS、ODI量表测量中国腰痛人群腰部功能障碍情况的性能更佳。但尚不能形成三个量表应用的推荐意见。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城乡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并比较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方法 对自然人群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7月至8月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区及市区附近3个乡村中20~74岁的彝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本次调查人数1255人(城市621人,农村634人),本研究纳入对象1181名(城市571人,农村610人).使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受严格培训的医务人员询问并填写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年收入、生活习惯、烟酒嗜好、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史等.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比较城乡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糖尿病及IGR的诊断均采用1999年WHO提出的标准.排除标准:父母存在异族血统的混血彝族居民.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中位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居民的糖尿病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6.7%和17.1%.城市彝族居民糖尿病和IGR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糖尿病:9.1%、4.4%,P=0.001;IGR:23.1%、12.6%,P<0.001).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9.2%、4.9%,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增高,农村居民的患病率则在60~70岁达高峰.城乡居民IGR的患病率在50~60岁和>70岁两个年龄段较高.结论 西昌城乡彝族居民中糖尿病和IGR的流行情况与全国流行趋势基本相似,但是区域特点明显,我们应该结合流行趋势和区域特点广泛开展糖尿病的防治.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