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In this paper, we study a new method in shape adjustment ofS-λcurves. By examples of finite and infinite degree generation function,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S-λcurves can be adjusted by perturbation of generation functionS(t)while the control points and parameters hold.
摘要:针对传统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中ORB特征存在的聚集问题,基于网格划分和关键点分层确定思想,设计了均匀FAST角点提取方法,进而设计了基于均匀分布的ORB特征结合暴力匹配的回环检测方法。与基于词袋(BoW)模型的回环检测算法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显著提高回环检测的准确率。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平台,将均匀ORB特征回环检测模块与直接稀疏里程计(DSO)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松耦合式的半直接法SLAM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具有较高的地图构建性能。
摘要: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软件代码或开发过程,设计出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度量元;随后,通过挖掘软件历史仓库来创建缺陷预测数据集,旨在构建出缺陷预测模型,以预测出被测项目内的潜在缺陷程序模块,最终达到优化测试资源分配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给出了研究框架并识别出了影响缺陷预测性能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度量元的设定、缺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缺陷预测数据集的相关问题;接着,依次总结了这3个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成果;随后,总结了一类特殊的软件缺陷预测问题(即,基于代码修改的缺陷预测)的已有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摘要: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小体积,低成本,易于批量生产的高分辨率光纤加速度计。该加速度探头为全光纤结构,采用相位生成载波(PGC)技术对光纤干涉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获得高精度相位信号。对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高分辨率光纤加速度计在0~100 g的大动态范围内可分辨3×10^(-4) g,最高分辨率可达10^(-6)。其结构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由加速度产生位移干涉信号的圆网状弹性结构和硅微镜装置,用Cosmosworks工程软件对该弹性结构进行了应变分析并与实验测试进行对比。整体设计结果与实验测量符合较好。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偏振滤波分束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光子晶体带隙,确定入射光波1 550nm下获得单偏振光的微结构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90°弯折缓冲层和分支冲击壁进行优化.分束器实质为在二维光子晶体阵列中引入缺陷而构成的波导,利用光子带隙效应和线缺陷90°偏转将入射光中的TM偏振分量(或TE偏振)完全过滤,得到单偏振光,最后通过Y型分支实现1∶1的单偏振光分光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总输出/输入功率比达到68%.
摘要:介绍了三门和海阳AP1000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的设计理念及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集成架构、通信网络设计和监控软件等内容。AP1000的辐射监测系统与传统压水堆相比,进行了简化设计。由一套辐射监测计算机系统(CRPS-1000)通过标准接口与四类辐射监测仪组成辐射监测网络,集中监视和管理辐射监测系统数据。
摘要:通过内冷通道换热理论分析及实验系统优化,获得了使内冷通道内气体压力保持在500kPa以上的高旋转数实验技术.旋转数和雷诺数的范围分别为0-2.08,10^4-7×10^4,极大满足了旋转数与雷诺数同时覆盖真实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作参数的实验需求.证实了雷诺数和旋转数对内冷通道换热的影响可以解耦.而应用该实验技术进行同等旋转数实验时,内冷通道热损失占总加热量的比例和实验误差分别降低到18%和±10%.
摘要:为设计具有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的网格实时入侵检测系统,借鉴人类免疫系统与网格安全系统的相似性特征,在建立体系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群体agent实现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的交互决策机制;在选定免疫模型与免疫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人类免疫系统与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组件间的具体映射关系,从而实现了概念的逻辑移植;在建立agent网格体系结构基础上,设计了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模块框架,详细阐释了与模块对应的具体agent结构与功能,从而完成了逻辑实体的物理移植。体系结构的建立为设计功能完善的网格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逻辑方案。
摘要:详细介绍了基于同一场景不同曝光量图像序列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合成过程;针对现有拟合的相机响应曲线随采样点的变化曲线变化大、不稳定等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相机响应曲线算法。该算法先根据图像序列成像特点对图像序列去噪;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图像序列像素值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再一次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相机响应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拟合出的相机响应曲线比较平滑,能合成出高质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
摘要:中国电力工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市场化改革,跨大区的三峡电力市场建设势在必行。由于三峡电力市场的跨大区性质,及考虑到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电力市场的层次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三峡电力市场的设计原则,进而借鉴国际电力市场设计和运行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力市场架构的3种可能性:一是国家和省市两级电力市场;二是国家和大区两级电力市场;三是国家、大区和省市三级电力市场。建议在逐步建立国家电力市场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国家-大区-省市三级电力市场的同时,应发展和加强大区的电力市场,最终过渡到国家-大区两级电力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三峡电力市场的结构和市场参与者。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