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种导致鸡胚死亡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的ompA基因、Salmonella的invA基因、***的phoA基因和***的toxR基因序列,各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反应,并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4对引物分别扩增出597bp、724bp、372bp和278bp的目的条带;并且特异性强不与其他非目的菌发生反应。经优化***、***和***多重PCR检测灵敏度达到104cfu/mL,而Salmonella为103cfu/mL。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相关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方法。
摘要: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因其药动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给药方案需要个体化。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收集中国人群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特征参数,结合R语言rjags包的最大后验贝叶斯算法,研制了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决策辅助系统"Smart Dose"。该系统可针对普通成人以及新生儿、老年人、神经外科患者等特殊人群,制定个体化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系统功能包括制定初始方案、根据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调整方案,以及自定义用药方案等。系统算法可靠,与金标准NONMEM软件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Smart Dose为基于Web的应用系统,适用面广,为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卷筒料印刷装备收卷张力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适用于收卷张力系统的自抗扰(ADRC)解耦控制器。方法在收卷张力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卷筒料收卷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ADRC控制技术设计收卷张力系统的ADRC解耦控制器,并利用Simulink软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在相同的阶跃输入下,研究结果表明,PID控制器调整时间为2.4 s,而ADRC解耦控制器调整时间为0.7 s;在PID控制下,收卷基材张力出现超调和震荡,而在ADRC解耦控制下,基材张力无超调和震荡现象;采用PID控制器,收卷牵引跨度张力变化引起收卷跨度张力波动,而采用ADRC控制器则没有波动。结论提出的卷筒料印刷装备收卷张力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实现了高精度张力控制,具有比传统PID控制器更好的控制性能。
摘要: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已广泛应用于感应电动机的调速控制领域,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感应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主要是在工频附近,双馈发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主要工作在低频区域,而直接转距控制技术的低频特性是一个研究热点.对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推导出有关控制方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框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输入机械功率曲线的有效跟踪,说明理论分析和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摘要:提出了采用网格中间件技术解决面向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查询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格中间件系统OGSA-SDQP。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研究了其中的空间数据类型转换、空间数据集成、空间操作函数扩展、空间数据查询流程等关键技术,给出了系统实现及查询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OGSA-SDQP能够高效处理网格环境下的分布式空间数据查询。
摘要:目的:筛选HCV p7病毒蛋白反式调节的新靶基因p7TP3,克隆p7TP3基因及其不同剪切体基因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p7病毒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我们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p7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新基因 p7TP3及其可变剪切体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 结果:经测序鉴定获得新基因p7TP3的编码序列,并发现了p7TP3的不同剪切体,对 D7TP3基因组进行分析,获得剪切体的编码序列,并进行了克隆化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p7TP3(416 bp)编码蛋白质序列比 p7TP3(477 bp)少TQNTDVYPGLAVFFQNAL IFFSTLIY 26个氨基酸残基,其余序列相同.结论:HCV p7蛋白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反式调节作用的蛋白.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HCV p7TP3反式调节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p7TP3及其剪切体,为阐明HCV p7蛋白的反式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摘要:设计了圆环单元的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并将该结构置于吸波材料中构成了复合吸波结构。利用谱域法对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频率为2~16 GHz微波波段的反射系数,并研究了圆环单元尺寸和排布周期对其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圆环单元FSS的单元间距为10 mm,单元尺寸为3.3 mm时,其共振频率的反射率由-8.15 dB降低为-14.54 dB,-5 dB吸波带宽由1.2 GHz拓展为3.05 GHz;且随圆环单元尺寸增大,共振反射率增加;随单元排列周期增加,吸波材料带宽增大。结果表明,利用FSS可以明显改善吸波材料涂层的吸波性能,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可以获得所需的复合吸波结构,拓展FSS在吸波材料中的应用范围。
摘要:在保证水泵良好进流条件的前提下,对泵房流道吸水室长度进行优化是电厂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某泵房流道采用"外进内出"型侧面进水旋转滤网的布置形式,为验证其吸水室长度优化的可行性,开展系统的物理模型试验,提出在吸水室进口处布设三角形扩散导墙+圆柱形均流扩散墩+防涡胸墙的成套整流防涡措施和关键技术参数,将吸水室长度由现行规范建议的7.5 D(D为吸水喇叭口直径)缩短为6.0D,以节省大量工程土建投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吸水室成套整流防涡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摘要:文中对某工程预应力闸墩及钢锚块建立ANSYS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荷载法模拟预应力。计算中考虑了预应力闸墩与钢锚块的耦合效应,并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接触单元模拟预应力闸墩与钢锚块的接触非线性,重点分析了各计算工况下预应力闸墩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及应力。
摘要: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凝血因子8(F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初步验证。针对F8基因外显子1非编码区和外显子26下游序列设计sgRNA靶位点,体外转录获得sgRNA,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后通过受精卵显微注射方法获得F_(0)代阳性敲除小鼠,通过繁育及基因型鉴定获得F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F8^(-/-)小鼠);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主要组织中F8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中F8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测定实验检测F8基因敲除后小鼠凝血功能情况。PCR及测序结果表明F8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被成功敲除;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F8^(-/-)小鼠中F8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WT小鼠)(P<0.0001,P<0.01);APTT、FIB和滴血实验检测结果显示,F8^(-/-)小鼠血浆凝固时间显著高于WT小鼠(P<0.05),F8^(-/-)小鼠存在严重凝血障碍表型,给予人凝血因子Ⅷ后凝血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F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验证其表型,证实该小鼠F8基因的缺失可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