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对可拓学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eorija Rezhenija Inzhenernyh Zadach,TRIZ)方法进行比较,提出运用可拓学与TRIZ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分别用可拓学和TRIZ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拓学与TRIZ方法在解决矛盾问题时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可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摘要:为解决已建长输管线输气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实际运行中的长-乌输气管道改造为例,介绍了提升输气管道输气量的改造方案。通过分析管线沿途场站的压力损失情况,分别从更换处理厂流量计与调节阀、更换末站调压阀、过滤器(分离器)降压、清管等4个方面采取了升压措施,并对改造的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了预测评估。经实际检验,采取了上述升压改造方案后,输气管道的输气量达到了预计效果,且经济上可行,从而为提升长输管道输气量提供了改造思路。
摘要:目的评价安妥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用36例急性肾盂肾炎病人,分为2组,每组18例。试验组予安妥沙星片和安慰剂,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和安慰剂,每日服药2次,每次间隔12h,疗程均为7~14d。结果停药d1,试验组和对照组FAS人群有效率分别为94%和1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和93%,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妥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摘要:传统自动锡焊系统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通过对机械功能模块化的理论改进,研制了数字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氢氧微火焰自动锡焊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各模块的设计理念,给出了氢氧微火焰焊接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达到了IPC标准普通插针锡焊可接受性的焊点良率要求。该自动焊接设备焊接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摘要:文中采用ZigBee技术以及GPRS技术,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抄表监控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常规设备运行信息和电表数据信息的监控,实现了电表数据的远程获取。该系统提高了电力系统抄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摘要:针对传统算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混合算法的数据挖掘使用。首先,基于概念分层理论提出数据尺度划分。之后,以多尺度理论研究的重点,对多尺度数据挖掘实质进行分析,基于多尺度数据理论研究提出多尺度混合算法的数据挖掘技术。此算法通过采样理论实现数据集挖掘结果频繁项集的处理,实现多尺度数据间知识的推导。最后,对算法进行实验与分析。通过算法测试表示,此算法的精准度、覆盖度比较高,支持度估计误差低,有效且可行。
摘要:蔗渣纤维素经碱化后,与二硫化碳反应,得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CX)。以产物的应用效果为目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它对重金属离子的交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X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溶液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是一种效率较高且价廉的污水处理剂。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A、B、C、D四组,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单独培养、变形链球菌单独培养、两菌混合培养、空白对照组。在不同葡萄糖浓度(0.01~0.15mol/L)或不同初始pH值(7.0~4.0)下,将两菌单独或混合培养48h后,测定上清液pH值,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判断两菌的产酸能力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以变形链球菌单独培养(B组)为参照,评价两菌混合培养(C组)的产酸能力。结果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白假丝酵母菌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产酸力(P0.05)。pH为7.0~5.5时,白假丝酵母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产酸力(P0.05)。初始pH为7.0时,C组产酸量小于B组(P0.05);初始pH降至5.5以下时,C组的产酸量大于B组(P<0.05)。本实验条件下,混合培养的总产酸量随培养基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呈增多趋势,随初始pH降低呈减少趋势。结论白假丝酵母菌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及两菌混合培养的产酸力均与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和初始pH有关。
摘要:针对可变气门(Variable Valve Actuation,VVA)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凸轮轴及滚子摇臂(RockerRoller Arm,RRA)失效,描述了失效发生的背景,并借助CAE分析和先进检测技术对失效系统进行了研究。CAE分析结果显示:高升程凸轮与RRA的最大接触应力超过了设计安全值;低升程凸轮起主要作用时,发动机转速不能超过4 000 r/min。探伤和显微结构研究显示,凸轮轴存在裂纹,低升程凸轮硬度不够。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采用个体化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4-2009年收治的HardyⅣ级以上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2278(39.8±9.2)岁,术前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个体化的入路设计,采用翼点入路、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窦入路以及两两联合入路,在神经导航的指引下,充分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切除向多方向侵袭生长的垂体瘤。术后3d复查头颅CT,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MRI,随访672个月,综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结果评价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复查显示全切15例,次全切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短暂性尿崩8例,电解质紊乱2例,脑脊液漏2例,嗅觉减退2例,视力损害加重1例,术侧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功能障碍l例,枕顶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可帮助术者了解入路路径中的血管分支及神经,从而选择最佳入路,有助于提高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率和安全性,降低伤残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