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Changhai Tian"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induced neural progenitors: a new promising strategy for AD treatment
收藏 引用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2015年 第1期4卷 48-53页
作者:Siqiang Lai Min Zhang Dongsheng Xu Yiying Zhang Lisha Qiu changhai tian Jialin Charlie ZhengTe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72Chin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OmahaNE 68198-5930USA 
Alzheimer’s disease(AD)is a prominent form of dementia,characterized by aggregation of the amyloidβ-peptide(Aβ)plaques and neurofibrillary tangles,loss of synapses and neurons,and degeneration of cognitive ***,alth...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列车运行速度相关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 第3期38卷 124-129页
作者:张守帅 田长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针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列车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限速运行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坡度、列车运行速度、监控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长度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 第2期33卷 66-70页
作者:周清跃 田常海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朝阳 俞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载铁路75 kg/m钢轨的换轨周期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19年 第8期63卷 1-5页
作者:田常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通过持续调研大秦重载铁路75 kg/m钢轨使用和重伤情况,进行钢轨重伤类型和每千米重伤量统计分析,获得钢轨主要重伤类型、不同地段一定累计通过总重对应的每千米钢轨重伤量;针对不同长度地段钢轨重伤量数据,提出钢轨重伤加权统计方法,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型面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 第8期48卷 90-97页
作者:马跃伟 任明法 胡广辉 田常海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钢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预打磨后钢轨可有效延长服役寿命。为实现预打磨最佳廓形的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假设轮对横移量服从高斯分布的轮轨接触概率分析模型。据此,确定出列车运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速度350km/h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闭塞分区设置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24年 第1期46卷 72-80页
作者:张守帅 张雨洁 闫海峰 田长海 骆泳吉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157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通过分析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长度对CTCS-3级和后备CTCS-2级列控系统的影响,指出二者对闭塞分区长度的需求完全相反,并针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行车许可回缩、速度突降等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坡度、闭塞分区长度与不同列控模式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RH_3型动车组构架横向失稳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4年 第6期35卷 105-110页
作者:周清跃 田常海 张银花 常崇义 侯茂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针对高速动车组因其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简称构架横向失稳)而报警的问题,以武广高速铁路为对象,分析和研究CRH。型动车组构架横向失稳的成因。结果表明:车轮踏面磨耗、部分地段钢轨轨面出现宽光带和双光带(轮轨接触不良)而导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60N钢轨的廓型设计及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4年 第2期35卷 128-135页
作者:周清跃 张银花 田常海 陈朝阳 刘丰收 俞喆 李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和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针对我国铁路多种型面的车轮在线路上混跑的实际情况,为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以60 kg·m-1钢、轨(简称60钢轨)为原形,按照尽量少改动原形钢轨几何尺寸的原则,以直线线路钢轨上的轮轨接触光带居中、曲线线路上车轮轮缘贴靠钢轨时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轮轨匹配存在问题及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 第5期38卷 78-84页
作者:周清跃 刘丰收 张银花 田常海 俞喆 张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对我国高速铁路因轮轨匹配问题而导致轮轨接触位置不良、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报警、动车组异常抖动、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疲劳裂纹等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主要从轮轨接触关系、等效锥度、轮轨匹配、钢轨打磨、道岔直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22年 第11期44卷 1-9页
作者:田长海 姜博 赵建勋 张守帅 盛天一 王亚楠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10008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车务段江苏南通226601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车务段山西大同037005 
普速铁路列车均装备了速度连续控制模式的LKJ设备,分析列控系统对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影响,提出自动闭塞区段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新的计算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车站、信号和列车编组等参数,根据相关规范和行车规则分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