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Chen"
346,5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史研究与“范式”——乔治·库布勒的《时间的形状》的精神与方法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35-38页
作者:陈景普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159 
1962年,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范式”概念,对科学史观产生深远影响。同年,乔治·库布勒《时间的形状》在艺术史领域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库布勒对“风格”中心的艺术史观颇有突破,与库恩的范式理论显示了科学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IGC技术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5年 第04期5卷 93-95页
作者:陈敏锐 粟晓文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数字媒体的创作。在设计方面,AIGC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视频编辑等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创意的效果和启发创造力。AIGC技术在改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线广告对不同渠道消费者广告响应度的动态影响
收藏 引用
《系统管理学报》2025年 第1期34卷 107-122页
作者:李莉 陈白雪 王麒翔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 
基于隐藏的动态视角,探讨不同在线广告与消费者无法被直接观测的广告响应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一家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不同广告渠道下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征以及广告响应动态转移路径。研究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格史研究与20世纪上半期欧美中国绘画史学科化的开端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121-125页
作者:黄厚明 陈云海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欧美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是在东西方交流互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西方艺术与“非西方”艺术相互形塑的结果。其中,中国绘画作品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凭借不同的认知眼光与研究范式在全球范围内流转与诠释,交织着东方与西方、汉学与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IGC技术的民族服饰设计研究——以畲族为例
收藏 引用
《丝绸》2025年 第1期62卷 20-29页
作者:吴海鸣 陈敬玉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杭州311103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浙江理工大学数智风格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杭州310018 
民族服饰的当代创新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审美的最佳平衡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出现为民族服饰的当代设计应用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民族服饰生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基于专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郭熙的“影壁”艺术及对宋代石窟壁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5年 第1期 79-81页
作者:陈学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影壁”艺术是北宋郭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山水画与壁画、雕塑融合而创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他创造性地以“枪泥”代替“泥掌”,将泥与墨交织融汇,拓展了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与空间意识,也使得审美变得更加自由、洒脱,由“形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源异构:论当代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的形式互文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25年 第1期 194-196页
作者:陈俣行广西艺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中国 
中国画与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两大重要的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美术史学界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演进源于历代艺术家不懈的探索、传承与革新,其体现出鲜明的东方美学特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陶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创意园雕塑艺术馆保温一体清水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2025年 第1期56卷 104-106页
作者:魏政浩 张辉 李建辉 陈国云 贾少楠 杨丽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41 
“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创意园雕塑艺术馆作为呼和浩特市城市新文化地标性建筑,其外墙为保温一体清水混凝土墙体,局部为弧形墙体,极具艺术气息,符合雕塑艺术馆的特有气质。同时对清水混凝土墙体一次性成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较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哈尔滨亚冬会看体育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收藏 引用
《北方经贸》2025年 第1期 1-6页
作者:陈秋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27 
成功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对拥有超过百年冬季运动发展史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而言,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建构起着积极的影响。亚冬会的申办成功,推动着哈尔滨城市文化与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帝陵风景:王子云的艺术文物考察与唐陵写生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5年 第2期 131-148,F0002页
作者:陈旭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 
20世纪40年代,王子云率“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聚焦关中唐帝陵石刻,以雕塑家视角展开系统研究。考察源于晚清文物流散引发的保护意识及抗战时期民族主义对汉唐辉煌的历史重构。受欧洲博物馆经验启发,王子云将唐陵石刻置于中西雕塑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