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分类回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路径,但回收渠道会受分类回收费用承担模式的影响。为了厘清其内在关系以更好地开展分类回收活动,基于分类回收费用不同承担模式,构建由一个回收商和一个处理商参与的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分类回收可以同时增加回收商和处理商收益,但是,只有当消费者对废旧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小于某一阈值时,处理商和回收商才愿意进行分类回收。(2)分散决策模式下,处理商和回收商共同承担分类回收费用模式优于只有其中一方承担分类回收费用模式;集中决策模式下,分类回收努力程度、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和回收渠道收益均优于分散决策情形。(3)基于纳什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设计协调机制,有利于增加处理商和整个回收渠道整体收益,但该契约中回收商收益受损。(4)两部收费制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通过对纳什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模型下回收渠道均衡利润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当处理商承诺支付给回收商的固定费用和分享利润的比例处于一定范围时,处理商和回收商利润均增加,也即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善,但是回收渠道整体利润未达到集中决策水平;(5)收益共享-成本分摊契约不仅可以增加处理商和回收商利润,还使得回收渠道整体利润实现集中决策水平,即实现供应链协调。
摘要:背景: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一直是治疗帕金森病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但它不能减慢疾病的进程,且随着长期应用副作用日趋严重,推迟左旋多巴的使用,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对患者可能有益。目的:系统性观察中药自拟补肾平颤方配合美多巴片对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后病情的疗效。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对象:选择1999-12/2002-05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收治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②改良Hoehn-Yahr分级第1.5~4级。③年龄<80岁。④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不足。排除标准:①继发性帕金森病患者。②伴随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③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多脏器衰竭者。④精神病患者。⑤滥用药物史及酗酒者。⑥对多种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者。方法:将7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1∶1随机分成治疗组(n=35)及对照组(n=35),治疗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9±16.5)岁;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5±16.5)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患者口服62.5~500mg美多巴片(250mg/片),2~4次/d(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增减);治疗组患者62.5~500mg口服美多巴片(250mg/片),2~4次/d,同时服用自拟补肾平颤方200mL(含首乌20g,鹿茸1g,天麻10g,钩藤15g,柴胡12g,厚朴15g),2次/d。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的两组患者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多美巴片治疗后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多美巴片治疗后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9%、51%,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χ2=0.86,P=0.2223)。①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8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记分明显下降(t=2.18,P<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每日用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2.8628,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每日用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2.3203,P<0.01)。③治疗组患者中2例出现轻微口干,恶心,头晕加重,持续2周后缓解;对照组患者中5例出现恶心,2例轻度头晕,均能自行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无显著变化。结论:中药补肾平颤方加西药治疗有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的趋势,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症状。
摘要:钢箱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其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方便、加固后结构整体稳定性好、抗扭刚度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梁、拱式桥梁的主要构件加固。分析钢箱加固法加固桥梁的主要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双曲拱桥的加固。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验结果评估了桥梁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双曲拱桥采用钢箱法加固以后,其应力和挠度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说明钢箱加固法可以用于双曲拱桥的加固。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开展城市生存训练的实践研究,本文对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城市生存训练的一些基本对策。
摘要:为了增大非晶合金尺寸,设计了一种新型摩擦焊装置,用来连接毫米尺度的非晶合金棒料.该装置主要由主轴旋转单元,直线驱动单元以及参数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分别实现工件的旋转、直线运动、摩擦焊接参数控制及采集.采用LABVIEW软件搭建了操作界面,实现焊接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输入及监控采集.以Zr 55Cu 30Al 10Ni5非晶棒料为焊接对象,在不同焊接参数下进行了摩擦焊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转速能更快的让摩擦界面较短时间内完全进入过冷液相区,成功实现工件连接.新型摩擦焊装置能够实现非晶合金棒料的连接,达到设计要求.
摘要:在政府方不分红的PPP项目中,宜采用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作为收益控制指标。文章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出资比例、不同计算期以及不同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下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关系,分析了二者相等时的社会资本方出资比例区间。该区间可作为设置社会资本方出资比例的参考标准。
摘要: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与建设新工科的双重背景下,急需提升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文章从学生、指导教师、学科支持及环节管控四个层面,综合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分别从毕业设计的教学组织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及加强环节管控四个维度提出可行的建议,为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持续提升给予支持及新工科视域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摘要:针对当前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应用测试工作量大、现场运维难度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测控装置性能测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详述了系统可实现的测试功能及流程,设计了该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并分析了各组成模块及其功能。最后,通过遥控测试和抗干扰测试等工程示范应用,验证了实时测试仿真系统的有效性。本文设计的实时仿真测试系统可满足现有多数测控装置的测试需求,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开发,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机床是信息物理系统(CPS系统)中主要的执行单元和感知单元,对其加工状态的动态监测和实时感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了实现加工现场信号采集和刀具加工状态在线监测,设计了主轴功率信号采集系统,同时引入力信号作为对比分析,应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和小波变换根据特征频率段的信号特征构造了刀具磨损系数,将刀具磨损状态和磨损系数对应起来,在加工现场实现了刀具状态的在线监测。通过和小波变换的对比,证明了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处理功率信号方面可以有效抑制噪声信号,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摘要:针对采煤机行走轮、销排啮合出现的轮齿断裂的问题,提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轮齿、销齿啮合处的接触应力进行研究。以某型采煤机为例,通过选用行走轮中一个轮齿、销齿的啮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行走轮及销排的结构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轮齿啮合处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满足静强度要求,但由于制造加工过程中存在表面微裂纹及表面磨损,裂纹或磨损尖端在接触应力的往复作用下,产生塑性区,并积累塑性变形最终形成裂纹萌生、扩展直至断裂的现象。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了分析方法的可适用性,该方法可以为行走轮等类似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