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作为一种多孔固体材料的,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金属蜂窝在缓冲吸能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得到不同拓扑结构下金属蜂窝的异面压缩特性及缓冲特性,为其用于缓冲吸能领域提供依据,应用数值仿真软件Patran/DYNA对5种不同拓扑结构的金属蜂窝进行了压缩仿真。由于蜂窝结构的多样性,基于PCL语言编写金属蜂窝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有限元模型自动建立。采用全因素实验设计法对仿真点进行了规划,基于仿真结果,使用响应面方法建立了金属蜂窝吸能特性的近似函数模型,并分析模型精度。以金属蜂窝比吸能为优化目标,蜂窝主要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针对腿式着陆器用金属蜂窝缓冲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正六边形金属蜂窝在五种蜂窝结构中吸能效果最优。
摘要:采用Hamilton函数方法研究发电机励磁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鲁棒协调控制问题.首先建立系统的不确定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控制数学模型;然后通过预置状态反馈完成系统的耗散Hamilton实现,并基于耗散实现设计鲁棒非线性协调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摘要:柳木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本文通过对阜南当地柳编家居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手工艺人访谈总结归纳了当前柳木产品的品类演变。从造型、色彩、功能、材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柳木家具产品的设计要素,建立了柳木产品的创新设计模型,提出了传统柳木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提升情感化体验、强化生态元素符号这三点创新策略。在此基础上,以休闲空间的家具设计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实践,为拓宽柳木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路。
摘要:简要介绍了该项目设计中的集中制冷站、空调水系统压力分区、办公标准层的空调、转轮全热回收技术在超高层办公楼中的应用、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冷却塔放置位置的合理性等。同时结合调试运行实践,分享了笔者的一些感触。
摘要:针对螺旋面加工易干涉及刀具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架与直角坐标系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螺旋面方程,并应用微分几何、啮合原理确定了螺旋面铣削时的刀具设计方法,建立了复杂螺旋面方程,并设计出该螺旋面外、内(旋风)铣时刀具的刃型.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确定复杂螺旋面方程方便易行,设计的刀具刃型在满足安装条件下不会发生干涉,从而有效验证了螺旋面方程数学模型及铣刀刃型设计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保护区规划设计是自然保护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研究保护区设计成为新趋势。集合覆盖物种模型(SCSP)和最大集合物种模型(MCSP)等传统数学模型,仅考虑以最小代价进行保护区规划及设计,未考虑保护区的空间特征,导致选择的保护区区域过于分散,且仅考虑土地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体现保护区生态价值。本研究以生态值为衡量指标,结合连续性和紧实性的空间特征,构建有效合理的保护区规划模型,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戴云山区域划分为567个规则地块,每个地块面积为2 km×2 km,且任意地块都包含若干个小班。依据生态值赋分标准和重心算法,先后计算戴云山小班和其所属地块生态值。结合特殊空间特征与生态值,构建基于尾长法的空间集合覆盖模型(SSCP),并探讨不同紧实性权重和物种保护比例组合对保护区规划结果的影响。最后,以传统SCSP模型、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模型和Zonation模型的规划结果为对照组,验证SSCP模型的有效性。【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用SCSP模型、Marxan模型和Zonation模型求解的保护区设计结果表现为地块分布离散,破碎度高,SSCP模型的设计结果表现出更好的连续性和紧实性;从选地数量来看,SSCP模型的选地数量与物种保护比例及紧实性权重正相关,即物种保护比例上升,或紧实性权重增大,选中的地块数增加。【结论】研究设计了新型保护区数学规划模型——SSCP模型,并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提出规划建议:向其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扩展,其中西北方向纵向扩展6 km,横向扩展18 km,东南方向纵向扩展9 km,横向扩展8 km。本研究方法的提出为我国保护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摘要:目的设计用于专门进行肿瘤内睾丸特定基因—癌-睾丸(cancer-testis,CT)基因转录分析的微阵列的探针系列.以阐明CT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检测它们在肿瘤细胞或肿瘤样本中的表达。方法通过二个探针设计工具,IDT和MEDIANTE的结合使用,设计出CT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同时,应用“Oligonucleotide Properties Calculator寡核苷酸性质计算软件”和“OligoAnalyzer 3.0”检测探针的解链温度(Tm)、GC含量和可能形成的次级结构等特性。结果为CT基因家族的44个成员成功设计了113个50mers左右的寡核苷酸探针。其Tm值分布在63.2℃~67.5℃之间,GC百分含量为35.3%~51.5%。结论结合IDT和MEDIANTE两个探针设计软件,能有效的进行CT基因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摘要:交通流参数预测是交通流诱导和交通信息发布的重要依据.以信息颗粒为基础数据分析单元,针对以往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方法构建模糊时间序列模型,该方法在挖掘数据内在信息关联的基础上,考虑时间变量影响下分析动态可变的区域间隔长度.此方法主要特点是基于Gath-Geva模糊聚类的时间序列分割,利用模糊分割构造信息颗粒,以信息颗粒为数据单元,通过粒计算分析交通流参数动态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粒计算的交通流参数预测可以预测合理的交通流参数置信区间,比传统的参数数值预测可靠度更高,对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为提高飞机飞行效率和多任务适应能力,设计一种兼顾高低速工况的变形翼骨架,并研究变形翼内部分布式驱动器的位置优化和数量布置问题。基于翼肋摆动变形方式,设计变弦长、变后掠、变面积、变展弦比的平行连杆式变形翼机构,以单元尺寸为参数,对翼肋摆动程度与展弦比进行分析,得到机翼参数变化曲线;以包含机翼骨架、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测定柔性蒙皮的等效弹簧刚度,并基于虚功原理,采用准静态力学分析方法,得到单元的力学模型,以单元变形量为目标优化函数,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fmincon函数求解,得到最优驱动器位置和蒙皮初始状态,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Ansys软件模拟多个单元机构运动与弹性变形的耦合作用,得到多种驱动器布局下机构的最终平衡状态;设计了变形翼详细结构,完成了样机加工装配。结果表明:机翼平衡时的变形量与驱动器布局和结构刚度有关,当机翼结构刚度增强时,分布式驱动与单个驱动所做的变形量均收敛在理想值。采用分布式驱动会最大化变形量,更适合低刚度结构机翼,设计的变形翼样机可以实现连续变形。
摘要:概述了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设计了一个可调参数的FIR数字滤波系统。此系统由PC机根据各种滤波器指标计算出滤波参数,并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内部的FIR多阶滤波器进行参数配置,配置后的FPGA芯片完成具体的滤波运算,滤波后的数据通过USB2.0总线传输至PC机进行显示、分析和储存等进一步处理。在系统中采用有限状态机对FPGA参数配置模式和滤波模式进行切换,保证了系统的有序运行。通过验证实验和应用实例证明,此系统参数配置方便,滤波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