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DU Feng"
3,175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邓以蛰的雕刻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4年 第6期30卷 136-140页
作者: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雕刻、绘画在邓以蛰对艺术的排队中是做先锋的,雕刻家与画家的不同正在其描摹生命而不忘其所造作之物质之特性(体积,轻重,颜色)。雕刻的表现有"描摹自然"和"创造品格"两方面,雕刻与戏剧互相渗透,雕刻所寻求的是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邓以蛰中国绘画发展论中的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7年 第2期33卷 144-149页
作者: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法学部北京100024 
邓以蛰在他的中国绘画发展论中,提出了绘画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这一理论是从宋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的一段名言中引发出来的,邓以蛰并进行了独到的解说。邓以蛰明确了述中有创,变是兼创述之能,三者互相渗透,循环反复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3m主镜的支承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 第10期15卷 1483-1488页
作者:杜俊峰 张林波 任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209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安徽芜湖241009 
依据1.3 m主镜支承的技术要求,完成了支承结构的设计分析。确定了有中心定位的底面18点支承和侧面水银带支承的技术方案。对于结构复杂的轻质镜,依据均衡原理,利用结构分析并结合插值算法确定了底支承18点的支承位置;在给出了具体底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再探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3期27卷 200-203页
作者: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邓以蛰对音乐美学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是他艺术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三个方面的问题:音乐在纯形世界应有的位置;音乐与诗的比较;音乐欣赏中的"延伫"与审美通感。通过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肋钢筋锚固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
收藏 引用
《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 第2期12卷 219-222,226页
作者:肖建庄 杜锋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200092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借鉴挪威DNV公司离岸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DNV-OS-C502)中的有关规定,计算了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疲劳黏结强度,得出了不发生黏结疲劳破坏时的钢筋允许疲劳应力幅[Δs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带肋钢筋锚固疲劳性能做出了对比评价,分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设计实训教学中组合设计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
收藏 引用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 28-31页
作者:杜小峰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本文从视觉设计岗位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视觉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组合设计法,重点分析组合设计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在结语部分提出对未来设计实训中组合设计法的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室温度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 第8期38卷 835-840页
作者:陈俐均 杜尚丰 何耀枫 梁美惠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作物生长周期为小时级,温室温度变化为分钟级,两者响应时间尺度相差较大.针对这种双时间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温室温度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具体分为作物层和环境层.在作物层,根据奇异摄动理论获取解耦的低阶模型,设计优化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滞变智能隔震结构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 第1期24卷 57-63页
作者:杜永峰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730050 
将地震波简化为一系列脉冲,在每个时间步长上重新构造控制目标函数,建立了一种新的时域内的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算法,并在滞变模型的智能隔震结构中用状态转移法加以实现。文中采用Bouc-Wen模型描述结构恢复力,并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处理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面不规则RC框剪结构基于性能的减震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7年 第3期34卷 68-75页
作者:黄小宁 杜永峰 李慧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730050 
在引入最不利输入角度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基于多模态推覆分析法对平面不规则RC框剪结构进行减震设计。首先,利用MATLAB小波变换系数法,判别地震动的最不利输入角度;然后,根据结构提出的性能目标,以多模态推覆分析的设计方法为主,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化设计对大子午扩张涡轮紧凑过渡段的流动性能影响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1年 第6期42卷 1276-1284页
作者:付维亮 杜玉锋 孙恩博 高杰 郑群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了降低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区二次流损失和流动损失,同时降低过渡段缩短对涡轮性能的影响,对具有大子午扩张低压涡轮过渡段的紧凑过渡段设计进行气动分析,设计的紧凑型过渡段径向长度减小了30%,分析涡轮带原始过渡段和缩短后的紧凑型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