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Dan Li"
7,985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颖性与适用性在广告再认中的提取模式差异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2020年 第4期43卷 925-930页
作者:周淑金 刘萍 罗俊龙 王静 李丹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234 
通过操纵广告语来设置三种广告类型,分别为新颖适用、新颖不适用和适用不新颖,以此来分离新颖性与适用性在广告再认中的提取效应。结果发现,虽然新颖性广告能在学习阶段引起较好的喜好评价,但在广告再认阶段,被试对适用不新颖广告的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FRP风机叶片结构设计的二级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 第5期43卷 598-601页
作者:李丹 姚卫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南京210016 
通过对风机叶片结构特性的分析,以叶片腹板位置和蒙皮铺层厚度为设计变量,发展了一种二级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腹板位置参数的代理模型,根据所建的代理模型以质量最轻为目标进行系统级优化求解出腹板位置,然后将结果传给子系统级,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昆曲文学理论体系——《昆曲文学概论》评价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4年 第5期30卷 269-270页
作者:李丹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昆曲一宗盛于明清,虽然属于舞台艺术,但随着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士参与到昆曲创作中来,其文学水准有了极大的提升,可称明清的“一代之文学”,而对其剧本的研究也日显重要、日趋发达,逐渐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焦点.李晓研究员的新著《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视频广告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
收藏 引用
《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 第4期35卷 35-39,53页
作者:钟书能 李丹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当前多模态语篇分析多以平面广告、政治漫画、电视广告为主,对现今盛行的网络视频广告分析却甚少涉及。通过结合网络视频广告的语类特点,聚焦模态与模态间的互动、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构建过程后发现:网络视频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很大程度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噪声烦恼识别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5年 第1期48卷 74-80页
作者:代盛仪 刘海玥 孙志强 李丹 王桐 左小红 徐芳 蒋朝哲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175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泸州646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成都610075 四川旅游学院供应链与采购研究中心成都610100 
目的探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对噪声烦恼的预测效果,构建一种对噪声烦恼进行识别评估的模型。方法以在职地铁司机群体为被试者,基于地铁模拟器设计了列车司机驾驶实验,采集了40名在职地铁司机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Wei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曲面重构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16年 第8期33卷 113-116页
作者:李丹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传媒系辽宁大连116600 
针对汽车覆盖件复杂曲面重构效率低和精度光顺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逆向工程的多种曲面重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测量技术采集多组点云数据,采用除噪、平滑等技术进行点云预处理,将多组点云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并通过研究Bezi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产品设计行为范式演化的内生因素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2年 第20期43卷 162-168页
作者:田航 李丹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目的从科学哲学的范式观点来观察产品设计行为的演化轨迹,通过案例分析范式破与立转化关键期的产品特征,探究其演化的逻辑与内生因素。方法选取具有快速迭代并被广泛接受的行业产品设计作为案例,分析其强代表性的产品设计基本特征,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供性视域下的大学生活服务系统交互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装饰》2018年 第6期 130-131页
作者:刘建军 李禹臻 李丹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对人的行为有着引导与约束作用,如何将其应用在交互设计领域,一直是交互设计师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梳理可供性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其次以大学选课系统App为设计对象,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对学生浏览内容、点击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周星驰电影的借用叙事策略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9年 第16期 54-57页
作者:黎丹 雒仁启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提出"借用(Borrowing)意为艺术家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从之前的一个总体成功的文本那里,借用素材、思想或形式"。[1]从1895年电影诞生,电影制作环境逐渐由简陋的手工作坊,演变为当今高度工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象征主义诗论与“象外之象”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2019年 第3期 182-191页
作者:李丹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 
中国古典诗论里的"象外之象"说和现代的象征主义诗论都是关于诗歌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思的理论,故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即都注重诗歌的暗示性、朦胧性、抽象性以及因此形成的超越性。另一方面,虽然两者都致力于对诗歌艺术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