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研究Q345钢焊缝金属的延性断裂性能,对9个试件进行了单调荷载下试验研究,试件设计考虑了不同应力三轴度和洛德角分布范围。分别采用Swift、Voce及Swift-Voce混合强化模型,拟合得到了能预测到断裂时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其中Swift-Voce混合强化模型模拟各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精度最好。采用VGM,改进SWDM和Lou模型3种断裂模型,通过编写UVARM子程序,校准了各模型的材料参数,并对各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断裂模拟预测,比较分析了各个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VGM模型对接近于平面应变状态的矩形缺口和槽板试件的预测结果误差较大,而改进SWDM和Lou模型通过引入洛德角参数来描述偏应力状态,对不同应力状态的试件断裂预测结果精度更高,模型的适用性更好。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平面单螺旋菱形谐振器,采用平面单螺旋菱形谐振器设计滤波器时易于构成无交叉耦合线的紧凑型CT单元。利用CT单元在通带边缘产生传输零点,提高滤波器的边带抑制性能,实现滤波器整体结构的小型化设计,整个电路在视觉上具有立体感的美观效果。结合自拟的带通滤波器耦合矩阵,在面积为13.5 mm×3.8 mm、厚度为0.5 mm、介电常数为24.1的YBCO/La AlO_3/YBCO双面高温超导薄膜上,设计了通带为2 850~3 000 MHz的六阶新颖高温超导紧凑型双CT结构带通滤波器,该结构的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两个传输零点、边带抑制度大于45 d B/MHz;同时二倍频通带在6 GHz处,实现了宽阻带。实物测试结果与理论设计能很好地吻合。
摘要:针对棉花分拣的具体情况,依据机器人的机构选型原则,对棉花分拣机器人进行了机构选型设计,提出了一种具有整体升降和小臂伸缩功能的五自由度串联关节型棉花分拣机械手.基于棉花的分布空间,利用几何法对机械手末端轨迹进行模拟,得出机械手工作空间主剖面的面积组成,由此确定了机器人机构参数的取值范围,并建立优化模型,得到了机器人机构参数的优化解.
摘要:为了解决双框架陀螺在加工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提出了三框架电容式微机械陀螺系统。该系统由3个框架(即3个质量块)组成。采用静电差分驱动方式,梳状叉指电容,多个柔性杆设计使得该结构从理论分析和加工误差上解决了耦合现象。同时,通过提高中间框架的质量,使得陀螺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介绍了该三框架电容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所设计陀螺动力学方程的详尽推导和MAT-LAB仿真分析。
摘要:对于深水系泊钻井系统而言,移动式海洋钻井装置与细长结构(系缆、钻井隔水管)之间的耦合效应在预测浮体运动及钻井隔水管响应时起决定性作用。文中建立了深水系泊钻井系统的全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波频与低频环境载荷,对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时域分析。分析表明,由低频浮体运动激励的低频隔水管动态响应可对深水钻井隔水管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常规方法将低频浮体运动作为准静态效应考虑,对于连接在锚泊钻井装置上的深水钻井隔水管而言是不精确的。
摘要:电磁型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磁悬浮列车的悬浮系统是一个开环不稳定、强非线性时变系统。该文在分析了混合悬浮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电磁型磁悬浮系统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为了使控制算法在气隙变化的情况下能更快地收敛,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自适应算法。该算法能更加充分利用已有的先验知识,从而使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跟踪误差更小。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摘要:为了研究拉曼光谱偏振特性,设计了5种测量拉曼光谱退偏度的实验方案,得到实验和理论相吻合的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实验方案的区别。
摘要:阐述了精纺毛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大提花织物设计理念,拓展了毛织物新产品的创新思路,采用大提花织造技术,强调原创设计的多元取向,丰富了精纺毛织物花色、肌理变化的原创手段;通过对精纺全毛大提花产品进行丝光剥鳞、低温匹染染色、增深处理、强弱罐蒸程序搭配等一系列浓黑染整关键工艺技术的优化应用与质量控制,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内涵和附加值,提高了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原创设计能力。
摘要:以一类布尔方程组形式的NP问题可满足性阈值估计为研究目的,通过将高斯消去算法与摘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一种求解该问题的完全算法,并通过不同参数条件下对大量随机实例进行数值实验得到了原问题可满足性阈值的算法估计值。所得研究结果不仅首次给出了该问题的可满足性阈值估计,而且可以作为相关启发式完全算法的设计依据。
摘要:利用4片足尺单层单跨页岩烧结保温砌块框架填充墙试件平面外模拟地震试验,研究在El-Centro波、Taft波、天津宁河波及Double El-Centro波等地震波作用下试件反应特点;通过频率、加速度、位移、钢筋应变反应分析填充墙与框架结构间连接构造措施对试件平面外地震反应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墙梁或墙柱刚性连接较柔性连接频率下降慢,加速度放大系数及位移小,试件平面外地震反应小;用两条拉结带试件可明显减小其平面外地震反应。通过综合加权平均法正交分析知,对框架填充墙平面外地震反应影响因素中拉结带数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墙梁连接方式,最后为墙柱连接方式。两条拉结带、墙梁及墙柱均采用刚性连接方案试件平面外地震反应最小。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