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有效辅助工业设计师进行文化创意产品配色设计,输出符合用户意象偏好的配色方案,提出了群体共识驱动的文化创意产品交互式配色设计方法。利用三角模糊数对用户群体的意象偏好进行量化描述,构建了群体意象偏好共识度模型,研究了交互式遗传配色设计的流程和基本原理,通过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体一致性决策进行文化创意产品配色种群的交互式遗传进化操作,生成满足群体共识意象偏好与满意度的配色方案,通过色彩美度计算对最终方案进行优选。以兵马俑钥匙扣挂件形象配色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融合群体用户的意象偏好,通过多用户决策一致性结果辅助工业设计师更好进行文化创意产品配色设计。
摘要: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中,写实再现性素描教学方法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要求脱节。创意素描既重视学生的造型能力,又强调创意思维的培养。因此,构建符合设计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多元化发展的创意素描教学体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摘要:在现代设计史上,维也纳工场的设计产品以鲜明的几何风格著称于世。同时,作为一家服务于大中产阶级群体的设计公司,该企业将一系列象征"现代"风格的美学符号,整体性地应用于建筑项目、产品设计及企业形象诸要素中,将美学上的风格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商业战略,体现了企业经营中的品牌思维。从商品社会符号消费的视角来看,维也纳工场通过消费赋予大中产阶级客户"现代"文化身份的方式,亦可被视为消费文化的历史先锋之一。
摘要:20世纪以来,新东方主义立足于东方文化艺术的美学根基,在大量艺术设计实践探索中逐步呈现出以继承东方传统文化精华,汲取西方文化艺术优秀成果为特征的文化艺术面貌。设计项目《印象客家》以新东方主义美学及艺术形态特征研究为主导,通过对土楼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梳理提炼,将其运用在空间设计的艺术实践中,并进一步探讨地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途径与方式。
摘要:"寒水枯山"的艺术审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而作为"寒水枯山"美学践行者的古代文人在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下,瀹茗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其对文人的品茗空间营造,文化创作活动及精神意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析艺术审美、茶道文化和茶艺空间营造的互通之处,理清其内在的深层关联,才能打造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设计。设计项目《青岩茶事》以"寒水枯山"的美学及艺术形态特征为研究导向,通过对传统文人的瀹茗及其文化形态的梳理提炼,其运用于当下茶艺空间设计的艺术实践探索,有助于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下历史进程中的保护发展与继承创新。
摘要:研究了航天飞机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的一种在线设计新方法。根据飞行器当前的能量状态及相对于机场的位置,选取合适的动压变化规律,并以纵、横航向耦合的质心运动方程为基础,采用蛇形机动原理和轨迹推演技术优化横向机动方案,设计生成飞行轨迹,保证飞行器安全、精确进入自动着陆窗口。仿真显示,该方法具有在线生成、快速、精确、鲁棒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异常情况下返回轨迹的设计。
摘要:研究了非线性飞行控制律的全局连续设计方法——分支裁剪技术。该方法以分叉分析和连续算法计算得到的飞行动力学系统平衡图为基础,采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全局调参的纵、横航向解耦反馈控制律,满足飞行品质要求,从而裁剪偏离运动对应的平衡分支;应用前馈控制修改平衡图的主分支形状,使系统输出根据设计要求跟踪操纵输入指令。控制律设计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支裁剪技术可以系统把握飞行动力学系统的全局特性,在整个包线范围内便捷地设计初步的飞行控制律,为现代飞行器设计阶段的气动布局评估、控制效能确定、设计参数选择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摘要:为有效融合工业设计方案决策中的异构信息,引入云模型处理定性语言评价,基于黄金分割方法将语言信息量化为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分别构建语言值、区间数和实数相对优势矩阵。考虑决策过程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将决策属性判断的自然语言采用区间标度量化,构建非线性优化模型求解最优决策属性权重,以最大似然估计实现群体决策的区间标度集结,通过综合效用函数计算工业设计方案优劣。以某型指挥用控制台工业设计方案决策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异构决策信息,辅助工业设计师和决策者准确把控意见并进行方案优选。
摘要:近年来,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MMC)因具有模块化的结构特点,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电压等级的提升,传统MMC拓扑的子模块数成倍增加,装置成本及体积大幅提高。为实现MMC的轻型化设计目标,提出一种串联混合型MMC(series hybridMMC,SHMMC)拓扑,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推导其数学模型。同时,针对相单元内部所存在的释能过电流问题展开讨论,设计适用于SHMMC拓扑的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仿真及样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拓扑正确可行,且具有较好的输出特性及内部特性。在直流侧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所提SHMMC拓扑相较于传统MMC拓扑子模块数更少,在保障良好输出特性的前提下损耗更低,且无需设置桥臂电抗器,有利于降低装置体积,有效实现了轻型化设计目标。
摘要: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着陆(STOVL)无人飞行器在推力矢量控制下的减速过渡,研究减速过渡阶段的控制律综合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STOVL无人飞行器减速过渡性能,对减速过渡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评估;然后采用隐式动态逆方法设计导引律,为STOVL无人飞行器按预设任务减速过渡提供可达的控制指令;最后采用改进的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进行内环控制律设计,跟踪导引指令并保持姿态稳定,伴随动压降低加入姿态喷管控制,辅助气动舵面稳定姿态.由全量六自由度飞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减速过渡速度低于最小平飞速度以后,STOVL无人飞行器依然保持良好的航迹跟踪和姿态稳定.该方法完全采用直接配置法,有利于随控布局总体方案的快速评估.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