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Guo Dongming"
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高维多目标定向混合进化的可变形机器人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 第9期52卷 72-78页
作者:张永建 毕晓君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连116600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针对水路两栖模块化可变形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任务多变性,根据其结构和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高维多目标定向混合进化算法的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使该型机器人的变形能力和两栖多种运动步态性能达到最优。通过一组方向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想材料零件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方法及内涵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 第5期37卷 7-11,21页
作者:郭东明 贾振元 王晓明 康德纯 王立鼎 程耿东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连116024 
提出了理想材料零件的新概念 ,它是指按零件的最佳使用功能要求来设计 ,由呈梯度变化的组织成分和一定规律分布的细结构的材料与均质材料所组合构成的新型材料零件。提出并阐明了理想材料零件的数字化的并行设计制造 (简称数字化设计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复杂曲面零件测量-再设计-数字加工一体化加工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 第19期49卷 126-132页
作者:贾振元 王永青 王福吉 马建伟 郭东明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高性能要求复杂曲面零件的精密加工,不但要保证一定的几何精度,更要满足其性能指标。此类零件性能与几何、物理等参量密切相关,因此最终精确尺寸和形状受几何、物理、性能等多源约束的影响,加工难度大,迫切需要按零件性能要求进行加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想材料零件材料信息表述及处理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 第2期17卷 164-167页
作者:杨睿 贾振元 郭东明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由均质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和功能细结构材料构成的理想材料零件是实现零件几何拓扑、材料和功能完美结合的新型零件,其CAD模型是实现理想材料零件数字化并行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基础。着眼于理想材料零件CAD模型中的材料表述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曲面的测量加工一体化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5年 第9期60卷 781-791页
作者:孙玉文 郭东明 贾振元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能源、动力、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装备性能要求高、需求迫切,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加工难度大、性能要求苛刻的复杂曲面零件.这些零件往往具有尺寸大、精度高、材料难加工等特点,且多具有透波、传热和密封等性能要求,测量加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级粗糙表面对抛光液微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 第9期47卷 169-174页
作者:周平 郭东明 金洙吉 康仁科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由于特征线宽的进一步细微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平坦化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抛光液流动性能是影响平坦化加工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增强抛光液的流动性,在抛光垫表面增加沟槽是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带沟槽抛光垫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化学机械平坦化抛光垫混合软弹流润滑行为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 第7期48卷 180-185页
作者:周平 郭东明 康仁科 金洙吉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电化学机械平坦化(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ECMP)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低强度Cu/low-k表面低压力平坦化技术之一,抛光液流动和接触压力的分布是影响ECMP效率和精度的决定性因素。采用混合软弹流润滑模型研究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级粗糙间隙内的两相微流动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 第15期47卷 83-88页
作者:周平 郭东明 康仁科 金洙吉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以带沟槽抛光垫多级粗糙间隙内的固液两相微流动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模拟生成多级粗糙表面,利用格子Boltzmma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计算微观流场,对抛光液在多级粗糙间隙内的流动过程以及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材料零件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 第6期10卷 601-605页
作者:郭东明 王晓明 贾振元 程耿东大连理工大学 
提出并阐明了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广义内涵、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确立了按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性能来并行设计制造新材料零件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机械、材料、力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论述,指出数字化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时运动形式对片内非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 第9期16卷 815-818页
作者:苏建修 郭东明 康仁科 金洙吉 李秀娟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析了目前几种常见的化学机械抛光机中抛光头与抛光垫的运动关系,针对不同的硅片运动形式,计算了磨粒在硅片表面的运动轨迹;通过对磨粒在硅片表面上的运动轨迹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硅片在不同运动形式下的片内材料去除非均匀性。从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