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Guo-liang ZHU"
7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2年 第12期43卷 67-78页
作者:李文韬 何允钦 张艺仪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2206 
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与结构方案总体设计是发动机设计工作的第一步,对发动机研制的技术路线有深远影响。为了解决现有集成设计系统“软件功能难定制、算法模块少协作、数据结构扁平化”三大问题,本文使用算法模块动态组合思想设计开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爆震波点火器管路传播过程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06年 第1期27卷 83-87页
作者:郭红杰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为了进一步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爆震波点火器的工作过程,结合实际试验发动机用爆震波点火器的工作条件,在混合比为3,初始氢氧混气压力为0.1MPa情况下,采用常用的两步显式M acCorm ak差分格式和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动力模型,对爆震波点火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空导弹固体发动机内弹道对导弹后体流场非定常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固体火箭技术》2014年 第6期37卷 774-780页
作者:陈伟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191 
空空导弹高空工作过程中,外部的超声速来流与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部喷流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非定常尾部干扰流场,影响导弹后体的工作环境。为了探寻发动机内弹道对导弹后体结构的非定常影响,采用双组分气体的非定常CFD仿真模型对某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_1,S_2流面理论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内部流场计算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08年 第4期29卷 401-406页
作者:马冬英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应用S1,S2流面理论对某大型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两级轴流式涡轮内部跨声速流场进行计算和分析。流面的求解采用流线曲率法。将混合平面法的思想用于流线曲率法的求解过程中,对动、静叶排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处理,将复杂的非定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高压燃料涡轮泵的故障模式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 第3期30卷 611-626页
作者:刘士杰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191 
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高压燃料涡轮泵(HPFTP)的故障模式作了归纳总结,深入分析了HPFTP关键部件故障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研究表明:1SSME的HPFTP故障模式与一次性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氢涡轮泵、航空燃气涡轮的故障模式存在很大的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型气氢气氧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 第7期25卷 1646-1652页
作者:刘万龙 刁鹏 王翀 梁国柱 张学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19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 
根据小型气氢气氧火箭发动机试验工况的要求设计完成1 000 N级的气氢气氧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介绍了供气系统的设计过程,详细讨论了气氢气氧流量与管径的选取过程,完成了比对式推力测量装置和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系统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比影响爆震波点火器工作过程之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6年 第5期27卷 1068-1071,1112页
作者:郭红杰 梁国柱 马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爆震波点火器用于工程,其设计存在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得在合适的管路中,爆震波传播速度、转捩距离、爆震波能量等能够符合点火器目标需求。为了研制适用于工程的爆震波点火器,在氢氧爆震波点火器基本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对初始混合气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通道内低马赫数气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2年 第5期43卷 216-227页
作者:王子豪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2206 
微通道换热器由于换热系数高、质量小等优点,在微电子系统与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截至目前人们对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仍知之甚少。本文针对平行平板式微通道,在连续介质区、低马赫数以及粘性热可忽略的情形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体姿轨控发动机贮箱自动增压仿人智能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1年 第7期42卷 1652-1661,F0002页
作者:刘洌 卫强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2206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北京100854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为研究液体姿轨控发动机自动增压方法,在理论分析自动增压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搭建了以孔板为控制元件的自动增压实验系统,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策略,开展了基于冷流实验的自动增压性能实验,并通过发动机试验验证,实现了发动机贮箱良好的平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差动活塞式热气自增压系统静态特性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8年 第3期39卷 538-546页
作者:方忠坚 刘洌 梁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191 
为了深入理解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差动活塞式热气自增压系统的特点,依据增压系统平衡条件,采用集中参数法构建了系统的静态特性计算模型,研究了系统主要参数对系统状态和增压性能以及对系统自锁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增压气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