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回顾《工矿自动化》杂志推动和见证中国煤炭50年从煤矿机械化到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与创新实践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历程。对煤矿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实现异构网络融合与统一承载是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在主干网+接入网异构网络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有线通信传输速率已达10 Gibit/s以上,5G和WiFi6等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平台;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P广播、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融合,构建多网融合通信系统,实现了融合承载网络与统一位置服务。煤矿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迅速,采煤工作面在实现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基于透明地质的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技术、自动放煤控制技术等;掘进工作面在实现仿形截割、定位导航、远程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钻锚一体化、多机协同、基于地质模型的掘进截割模板规划等技术进行攻关,取得较好效果;智能变频节能传动支撑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装备发展;煤矿机器人集成研发及应用,巡检机器人成熟应用,智能辅助作业机器人得到攻关,多场景机器人集群调度指挥系统研发形成机器人集群。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由单系统自动化、矿井综合自动化、矿山物联网阶段正式迈入智能矿山综合管控阶段,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自控、高速传输、协同管控和智能决策是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了煤矿智能化技术迭代发展重点方向,包括建立高精度透明地质模型、无人操作系统常态化可靠运行、构建煤矿巨系统智能化兼容与协同机制、“掘、采、运、洗、销”全流程智能协同管控、优化柔性煤炭生产供给体系。
摘要:为了解决2530岩性密度测井仪在刻度过程中一次成功率低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制作了刻度加压装置,完善了2530岩性密度测井仪刻度设备,提高了该仪器的刻度一次成功率,减少了小队技术人员对放射源的操作时间。
摘要:在遥操作系统中为了增强现实及实现本地力觉信号再现功能以提高精细化操作的目的,设计了用于人机交互功能的力反馈装置;该装置为单自由度结构,基于步进电机驱动;利用STM32微控制器采集触觉力信号以及关节位移信号,通过设计基于力误差的控制律调整位置变量实现输出力信号与标准力信号的匹配;为了验证该力反馈装置进行了标准力信号再现实验;并且利用该力反馈装置作为主机械手与单自由度从机械手搭建遥操作装置,进行了力、位置双边跟踪实验验证,实现了主、从机械手力、位置协同一致的目的。
摘要:针对传统算法在反演概率积分法参数时易发散且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利用自适应人工蜂群算法反演概率积分法参数。根据该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收敛速度快,获得全局最优解的特点,将参数反演问题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了自适应人工蜂群算法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反演流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自适应人工蜂群算法反演概率积分法参数精度高,较最小二乘法和模矢法拟合效果好,可应用于矿山开采沉陷预计。
摘要:近几年来,创客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较大的推进了各大高校的教学工作。这一背景下,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第二课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企业见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下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构建机械工程专业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血液净化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和需求,为湖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28所三级医院的239名血液净化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8.3%的护士认为参加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很有必要;希望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血液净化患者的管理、血液净化患者的监护与急救技术、血液净化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实践技能、血液净化的质量管理与操作规程等;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是没有培训的信息和机会、领导不支持、单位经费不足等;209人(87.4%)选择课堂理论讲授与专科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论开展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很有必要,相关领导应该重视专科护士培训,为培训创造有利的条件;培训的组织者应根据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置。
摘要: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观察呼吸器对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基于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性和院感的要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并于2020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援鄂期间用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肿瘤中心收治的22例需要氧疗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新型简易呼吸器包含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呼吸器:ZL 201520410623.6,一种流体开关及吸氧装置:ZL 201720873509.6),主要由麻醉面罩、过滤器(人工鼻暂替)、L型连接管、软性呼吸囊、连接管和弹性固定带组成。使用时,用弹性固定带将麻醉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将连接管插入氧表接口,调整氧流量为6~10 L/min,待软性呼吸囊充满后立即打开L型连接管上的排气口,排放体内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调低氧流量至2~3 L/min,通过软性呼吸囊起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并随时调整氧流量。观察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R和心率(HR)的变化,并收集部分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22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10 min后SpO2即较应用前明显升高(0.994±0.007比0.952±0.017,P<0.01),RR即较应用前明显降低(次/min:27.59±3.63比29.64±3.81,P<0.01);应用1 d后,各指标进一步改善。接受血气分析的13例患者经血气分析均提示无二氧化碳蓄积现象。结论新型简易呼吸器可显著改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氧疗效果,同时可通过过滤器过滤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减少气溶胶的形成,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摘要:为了解决特殊螺纹加工过程中螺纹梳刀磨损过快、加工效率低及毛刺去除不彻底的问题,以P110钢级Φ139.7 mm×9.17 mm规格BJC-II管端特殊螺纹加工为例,提出优化螺纹加工及切削方案,并通过开发新型螺纹刀具、设计模块化刀座等方法提高加工效率。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优化前后试验数据及效果,新设计的三齿梳刀配合上下两把梳刀错位1.5倍螺距进行双通道加工的工艺,更有利于螺纹的加工,也可有效地避免螺纹梳刀打刀,提升产品合格率;去除毛刺刀座模块化应用,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走刀及刀塔旋转时间,有效去除毛刺。该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及应用,能够为特殊螺纹加工及实际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通过技术调研,结合我国动车组转向架研磨子技术要求,对研磨子的钢背材质、结构设计、摩擦块的材料配方、热压成型、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研制出的研磨子在密度、硬度、摩擦系数、磨损率等性能上与目前CRH3型动车组使用的研磨子性能相当,为研磨子国产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构建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以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整合型表达。PCR扩增lacZ基因表达盒lacZ-cassette,和upp基因表达盒upp-cassette,SOE-PCR扩增lacZ-P-upp,产物回收后连接到pORI28载体中,构建载体pORZP;根据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全基因组中la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lai基因两端同源重组臂lai-up和lai-down基因序列,产物经回收后,连接至pORZP载体中,得同源重组载体pORZPlai。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源重组载体pORZP-lai,为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非抗性、整合型表达奠定了基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