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的生产实际,在总结农民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畦灌玉米宽行少耕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出了关键技术的具体指标,分析了增产增效的主要机理,并对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模式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辽河平原及其相似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文中以中部槽用Hardox450低合金高强钢与ZG30SiMn钢为焊接材料,分别采用手工和机器人MAG焊接方式进行了模拟焊接,通过超声波探伤、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低合金高强耐磨钢中部槽机器人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热温度为200℃,层间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和焊后缓冷工艺进行机器人MAG焊接,其接头力学性能达到中部槽力学性能指标设计要求。与手工焊接相比,利用机器人进行中部槽焊接时,其打底焊和填充焊时的热输入较大,但盖面焊的热输入较小,焊接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手工焊接的。机器人焊接热输入波动范围小于手工焊接的,其焊接产品质量稳定性优于手工焊接的。
摘要:为解决产气微生物引起的泡辣椒涨袋问题,本实验对涨袋泡辣椒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从涨袋泡辣椒水样品中分离出6株真菌,5株细菌,并对其菌落形态进行了观察;继续通过产气试验筛选出6株产气真菌,2株产气细菌,分别进行26S rDNA、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产气真菌为Kazachstania turicensis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气细菌为Pseudomonas azotoformans。由此得出此3种微生物是引起泡辣椒涨袋的主要原因,对抑菌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摘要:超导纳米线三端子器件采用特征尺寸为几纳米厚、百纳米左右宽的超导纳米线作为基础单元,结合几何结构设计和局域电热过程,触发超导相变,从而实现具备数字逻辑、脉冲放大、电流测量、存储等功能的器件和电路。本文从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三种超导纳米线三端子器件,概述了近几年该方向的研究和进展。最后从应用角度出发,简要讨论了超导纳米线三端子器件面临的一些挑战,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独居老人比例日渐增加,他们与外界的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设计一个稳定的独居老人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老人与外界的通信质量.但在信号覆盖不好的密集城区或者偏远地区,将产生高传输时延或无法交互信息等问题,无法满足独居老人应急通信系统需要.针对以上问题,利用LoRa(Long Range)自组织网络技术,通过设置网关收集终端数据是业界近期关注的一个可行技术方案.为了弥补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不全,改善独居老人应急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时延要求.将树莓派与LoRa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网功能的网关系统,实现了远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同时引入自适应跳频算法,有效避免多个终端在接入网关时的通信信号干扰,实现了网关与终端之间的可靠邻居发现.实验测试表明该网关系统还能够满足监测老人各项数据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独居老人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中的应用并对CSC浆液性脱离区各项定量指标的测量结果与患者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为CSC的患者34例(37眼)。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Spectralis OCT进行检查,观察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形态学特征并根据不同形态进行视力分析,进一步用黄斑地形图分析软件测量黄斑部1、3、6mm 9个分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测量浆液性脱离区脱离的高度和脱离宽度,采用SPSS17.0软件对OCT检查指标与患者的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指标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形态学特征;1、3、6 mm 9个分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浆液性脱离区脱离的高度和脱离宽度;患者视力。结果 SD-OCT图像示,所有患眼中出现单纯神经上皮层脱离22眼,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者0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合并色素上皮层脱离者13眼,未见脱离者2眼;患者视力与1 mm视网膜厚度和体积、浆液性脱离区高度、浆液性脱离区宽度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06、-0.405、-0.438、-0.389,P均0.05);单纯神经上皮层脱离组(0.50±0.26)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合并色素上皮层脱离组(0.48±0.15)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759)。结论 SD-OCT不仅能对CSC患者进行无创伤性的检查、鉴别其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还可对其病变进行定量的追踪观察辅助疗效评价,对判断患者的视力预后及随访病情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某炼厂乙烯裂解装置重质炉以柴油为原料进行裂解,由于初次投用柴油(馏程180~352℃)运行缺少设计的最佳操作参数指导,导致乙烯总体收率低,且乙烯收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存在优化空间。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SPYRO软件对该乙烯裂解装置重质炉进行了详细的模拟计算。通过流程模拟不同P/E下,乙烯收率、丙烯收率、裂解炉出口温度(COT)、绝压比(物料进入文丘里管后的压力与进入文丘里管前的绝对压力比值)等随稀释比(稀释蒸汽流量与进料流量比值)的变化规律。通过优化,在最佳条件P/E为0.54、稀释比为0.78时,通过逐步提高COT的方式,可以实现乙烯保持较高收率。经计算,乙烯收率可提高0.19%(质量分数),丙烯收率可提高0.26%(质量分数)。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每年可提高经济收益155 1万元,可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木糖培养基上分别研究7种已知存在于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甲酸、乙酸、糠醛、苯甲醛、香草醛、愈创木酚、对羟基苯甲酸)对热带假丝酵母细胞生长及木糖醇发酵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试验中毒性最强的甲酸与香草醛、苯甲醛这3种代表性抑制物共存条件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这些抑制物在低浓度条件下虽然对酵母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却能使木糖醇比生成速率略有提高。随着抑制物浓度的提高,它们最终均能完全抑制酵母细胞生长,使木糖醇发酵完全不能进行。对酵母细胞生长而言,甲酸与醛类抑制物之间存在毒性相互拮抗作用;对于木糖转化率和木糖醇比生成速率,甲酸和苯甲醛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对所有考察指标,醛类化合物之间均无显著的拮抗作用,它们之间对酵母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累加效应。
摘要:【目的】明确微量元素铜锌交互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方格星虫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3×3双因素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4.32±0.21)mg的方格星虫稚虫8100条随机分为9组,基础饲料分成3组,每组分别添加实际铜含量5.0、10.0和20.0 mg/kg及实际锌含量20.0、40.0和80.0 mg/kg,制成9种饲料(处理1~处理9),进行8周的方格星虫稚虫养殖试验,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和生理机能。【结果】饲料中微量元素铜锌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饲料中的铜和锌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AKP活性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对其体成分、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无交互效应。处理8(铜添加量为20.0 mg/kg,锌添加量为40.0 mg/kg)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锌添加量为40.0 mg/kg处理组(处理2、处理5和处理8)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8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3、处理6和处理9);当铜添加量适量或偏低(5.0和1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主要受锌含量影响,表现为随锌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当铜添加量上升至2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存活率主要受铜添加量影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方格星虫稚虫的AKP活性主要受饲料中锌含量影响,其中,在添加锌水平为2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1、处理4和处理7)中较低,且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虫体铜、锌含量同样受饲料铜、锌添加量的影响,与饲料中铜、锌添加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饲料中铜和锌添加量均可影响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体内元素的分布和积累,以及AKP活性,其中饲料锌元素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的影响大于饲料铜元素。以增重率为评价标准,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最适铜和锌含量分别为20.0和40.0 mg/kg,对应的蛋氨酸铜添加量为117.6 mg/kg,蛋氨酸锌添加量为42.1 mg/kg。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平潭岛春季恙虫病疫区的恙虫病疑似病人、宿主、媒介标本进行检测,证实疫源地的存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控制流行。方法:现场采集恙虫病疑似病人外周静脉血和捕鼠采集体表恙螨。根据Ot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群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PCR技术分别扩增样本OtDNA片段,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加强卫生宣传,做好个人防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鼠、灭螨等防制措施。结果:对疑似病人血块3份、野鼠脾脏40份、恙螨5份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其中病人血3份,野鼠脾脏4份,恙螨2份检出阳性;经过2年防制,该地区2004年无恙虫病病例报告。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样本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从基因水平证实平潭岛春季恙虫病存在,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切实有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