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数据互操作集成模式,采用设计模式方法和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技术设计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将数据源通过转换函数生成的GML文档,利用合成器合成GML文档,同时保存到GML数据库,实现多个系统的数据集成,为实现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摘要:面板开裂导致渗漏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溃坝事故。为了准确定位混凝土面板渗漏位置,提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的点热源(PHS)渗漏监测方法,利用点热源(PHS)在垫层中的降温特性来进行面板渗漏监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监测的模型试验,考虑渗漏通道位置、数量及蓄水水位影响,分别开展了六种不同工况下的渗漏监测试验,根据PHS的降温时程曲线定义渗漏判别指标,然后利用判别指标的分布定位面板渗漏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越靠近面板渗漏位置,得到的判别指标变化越显著,对于渗漏更为敏感。通过相邻FBG监测结果能够确定渗漏发生的范围。识别结果与实际渗漏状态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气动发动机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新型发动机,其绿色环保特点十分突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气动发动机的设计难点是提高压缩空气储能利用率,进而改善其性能。阐述了近年来气动发动机的主要设计方法,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和理论的不同点,比较了在提高气动发动机效率上的各自优点和不足,对气动发动机设计方法和理论研究所呈现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以多学科组合优化方法进行气动发动机效率提升途径研究的发展方向。
摘要:传统铜基复合材料在提高其强度、硬度、耐磨性等的同时,会大幅降低传导性能和塑韧性,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满足高技术领域的需求,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利用多元多尺度混杂增强的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各组元的优点和耦合效应,获得了具有高强、高导、高耐磨的铜基复合材料,而且其在高温下依然保持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抗热疲劳特性。本文综述了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的选择、强化机制、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混杂增强铜基体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是涡轮叶片等设计阶段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然而,基于CFD的数值仿真方法通常比较耗时,难以满足涡轮叶型设计阶段快速迭代的需求.为实现快速性能评估并克服纯数据驱动预测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受到物理增强的机器学习思路的启发,将相似性原理与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泛化能力强的涡轮叶型流场预测新方法.以涡轮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预测为例,提出采用相似性原理对叶型几何变量和气动参数进行归一化,进而在归一化参数空间构建训练样本集与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由此建立统一的流场预测模型,对几何尺寸、边界条件差异较大的叶型气动性能进行评估.在完成模型训练后,对归一化条件下不同工况/不同形状叶型的流场、真实环境下不同工况/不同尺寸叶型的流场以及GE-E3低压涡轮不同截面叶型的流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分布曲线与CFD评估结果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在1.0%左右,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融合相似性原理的流场预测模型的精度与泛化能力.
摘要:为比较大容量发电机出口处大电流互感器"两对反极性串"与"4段全并"缠绕两种内磁屏蔽方案抵御外磁场干扰的效果,首先通过电路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下的平衡电流值、平衡绕组损耗,然后对大电流互感器的温升和误差进行了定性比较,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绕组缠绕方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两对反极性串"连接方案的大电流互感器的温升低于"4段全并"方案,而其测量误差高于"4段全并"方案。该结果可为10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组用大电流互感器设计制造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原则。
摘要:从人工肝治疗的需要出发,建立了圆柱状专用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氧浓度动态分布的数学机理模型,并分析了反应器内部实时氧浓度变化速率,设计出了溶氧变化的在线检测方法,结合模型推导出反应器内部总氧浓度变化量与实时氧浓度变化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数据与实测实验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平均误差在±5%以内,氧浓度变化速率误差在±1%以内,验证了总氧浓度变化量δDO与实时氧浓度变化速率R之间满足δDO=MNΔhR/V.
摘要:基于弛豫空间倍增理论数值模型和修正的弛豫空间倍增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倍增级数和不同载流子初始能量时级联倍增雪崩探测器的过剩噪声.研究了不同碰撞离化倍增层厚度、不同电子预加热层厚度、不同电场控制层掺杂浓度对过剩噪声因子的影响.同时,比较了DSMT模型、Van Vilet模型和McIntyre模型得到的结果.通过调整碰撞离化倍增层厚度、电子预加热层厚度和电场控制层掺杂浓度,DSMT数值模拟获得了一个相对优化的结构,其过剩噪声与Van Vliet模型 k s=0.057时相当.
摘要:处于高烈度区的大跨斜拉桥其地震安全性是设计、审查关注的重点。以迫龙沟斜拉桥为背景,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索塔模型,选取多条地震动数据,在横桥向进行动力增量(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分析。采用程序语言提取下塔柱的最大曲率响应,结合塔底截面弯矩曲率曲线,制定出基于性能的损伤指标。通过RambergOsgood函数由众多IDA曲线的上下界及数据拟合得到概率分位数为10%、50%,90%的IDA曲线。运用符合极值Ⅱ型地震动加速度概率分布模型,对大地震和罕遇地震2种风险水平下斜拉桥的结构安全水平进行评估。
摘要:提出以联合动力作为船舶电力推进的原动机观点,着重分析了当一台原动机运行另一台原动机并入时传动系统关键部件三S离合器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原动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的平台上建立了三S离合器的虚拟样机,使之与MATLAB环境中生成的主机模型进行数据通讯,从而对并车过程中的关键传动部件三S离合器传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并车过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