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最大内径2mm,喉部内径1mm的微型缩放喷管中进行氢气/空气的预混燃烧实验,获取稳燃范围、壁面温度、火焰起始位置等燃烧特性。缩放的喷管结构相比于等直径的圆直管和T形管拓展了稳燃范围,合适的当量比下,入口流速在3.4~41.4m/s的范围内火焰根部能稳定在缩放段燃烧。壁面温度和火焰位置受到流速和当量比的双重影响。壁面温度最大值出现在燃料稍有富余,当量比为1.4时。火焰起始位置随流量的增大向下游移动,随当量比的增大先向上游移动后向下游移动。通过选择合适的当量比和流速,能控制微喷管内的燃烧温度和位置,为微推进、微喷射等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柳叶蜡梅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选取了7个高风险因素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CQAs与关键工艺参数的相关性;构建设计空间,选取最优操作空间。同时利用显微镜对包合物进行物理表征。结果:柳叶蜡梅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出的操作空间为包合时间2.6~3.0 h,包合温度41~44℃,投料比(β-环糊精∶挥发油)7.7∶1~8.3∶1。该操作空间下包合物的收率>56%,包合率>73%,包合物形态均一稳定。结论:该包合工艺操作空间可行,为柳叶蜡梅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摘要:提出了一类特殊的双正交小波滤波器组,即等偶长度双正交小波滤波器组;推导其设计公式,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分析这类小波的特殊性质,给出了等偶Bior5.3滤波器组的设计实例。将这一类滤波器运用到图像的边缘检测中,表现出了优异的边缘检测性能。
摘要:选用合理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释放出N2的反应机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使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含氮焦炭模型、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相同水平上计算得到了优化所得结构的单点能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从而得到整个反应的势能面及各中间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NO吸附在含氮焦炭表面后N、O原子倾向于分离,吸附反应释放出98.1 ***-1的热量。吸附产物可分别经历最高能垒为87.7 ***-1和253 ***-1的路径释放出N2和CO。N2和CO由吸附产物中释放后,残留在焦炭表面的产物P1、P2可进一步分别释放出CO和N2。NO在含氮焦炭表面异相还原释放出N2和CO的整个反应共释放出约49.0 ***-1的热量。
摘要:电机的机座是电机整体上最重要的结构部件,一般均是凭借以往经验来进行变形设计。提出一种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可对电机机座或其它结构件进行精确设计和结构优化,从而在保证机座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摘要:砂浆机械化施工是湿拌砂浆的发展趋势,但已有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大多以强度为其主控指标而忽略了泵送施工对砂浆的工作性要求。基于富余浆体理论,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机喷型湿拌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采用了砂浆喷涂机对设计配合比进行了泵送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骨料裹浆厚度为30μm时,机喷砂浆泵送性能较好,泵送过程中不堵管,实测流量为28~42 L/min。此外,设计的配合比可根据砂子的性能进行及时调整,实际应用时普适性较强。
摘要:通过建立的收缩约束应力计算方法和设计的收缩约束试验评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收缩约束应力发展行为。结果表明:钢桥面对UHPC收缩约束作用占据主导,约束度可达0.41,配筋率对UHPC收缩约束作用呈指数增长趋势;UHPC收缩约束应力水平与约束度基本呈线性相关,但UHPC收缩约束应力水平增长幅度随着配筋率的提升逐渐降低;用于钢桥面铺装的UHPC材料收缩变形宜控制在300×10-6以内,且具备应变硬化特性;密配筋(≥3%)会显著增加结构开裂风险,但也可以有效提高等效结构刚度。
摘要:为缓解煤电企业设计煤种的供应压力,降低成本,分析了配煤掺烧中的关键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多方位配煤掺烧模型,研究了模型在康平电厂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多方位配煤掺烧模型主要包括进煤管理、煤场管理、配煤方案设计和掺烧现场管理四大模块,可综合考虑燃烧效率、结渣结灰、污染物排放、企业运行状况和社会实时需求等因素,根据来煤情况、煤场各煤种的存储分布情况、锅炉运行情况及企业生产状态等,确定经济有效的掺烧方案。多方位配煤掺烧模型在康平电厂应用后,每年可使350万t原煤就地转化,节约煤炭运输成本6000多万元,节省原煤61万t/a,脱硫效率提高至95%,减少CO2排放量1.5万t,实现环保用水。
摘要:基于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一期产建井、加密井、上部气层井微地震监测结果,开展包络体尺寸参数、“点缝链接准则”的裂缝网络重构、监测事件时间-空间演化过程分析研究,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工程参数设计标准、现场压裂实时调整、压后效果评价等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压裂工艺设计针对性,提升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摘要:利用CRISPR/Cas9和ES细胞技术,在小鼠ES细胞株上敲除小鼠H2-K1基因,为研发MHCⅠ类基因人源化小鼠打下基础。设计了两个单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分别靶向H2-K1基因的外显子2和外显子3。以p X330质粒为骨架构建表达sgRNA的打靶载体。用电穿孔转染法将构建好的质粒以及p SUPER-puro共同导入小鼠ES细胞中,实现基因敲除。在嘌呤霉素筛选后,利用PCR初步检测靶基因的敲除情况,再通过测序以及流式细胞分析确定敲除H2-K1基因的小鼠ES细胞。结果显示:利用CRISPR/Cas9技术,小鼠ES细胞的H2-K1基因被成功敲除,通过PCR检测到4个克隆为H2-K1单等位基因敲除(19.0%),2个克隆为H2-K1双等位基因敲除(9.5%)。经过测序以及流式细胞分析,2株小鼠ES细胞被确认为H2-K1双等位基因敲除。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得到H2-K1基因敲除的小鼠ES细胞株,为MHCⅠ类基因的敲除和置换提供了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