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继RoHS和WEEE后,欧盟于2005年7月公布了能源使用产品(Energy-using Products,EuP)的生态化设计指令,这项指令牵涉产品种类众多,影响层面将比RoHS和WEEE更为广泛。文中分析了EuP指令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并介绍了应对EuP指令的绿色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摘要:进行机械结构的动力分析与动态优化设计时,为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构边界条件,结合部参数辨识成为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频响函数辨识结合部刚度与阻尼参数的方法进行参数识别,对能否获取完备频响函数进行了研究,并作出相应的求解策略。该方法避开了对频响函数直接求逆,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将矛盾方程转化为定解方程,保证了数值计算的稳定。一般情况下,结合部处绝对阻尼值要远远小于绝对刚度值,为了更准确地辨识出阻尼值,需采用对阻尼进行二次辨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而且辨识过程简单。算例证实了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辨识精度。
摘要:为应对国内外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汽车厂商纷纷建立汽车材料数据系统对整车可回收利用率进行分析以及对禁、限用物质进行管控。然而,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材料数据表单选择以及质量标注类型确定等相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利用LCA(life cycle assessment)进行系统改进和数据库建立的思路,提出了基于LCA的绿色环保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可为实施汽车绿色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时空效应理论是一套研究软土深基坑参数优化及变形控制的理论,它包括了设计理论、施工控制方法及相应的环境监控方法。该理论综合考虑了地基参数、支护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施工工艺参数,并着重考虑了特珠条件下周围环境要求。以可靠而合理地发挥软土自身控制变形的潜力,从而达到控制地层变形的目的。本文介绍了考虑时空效应的软土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的特点。
摘要:以CAD、CAE以及疲劳分析软件fe-safe联合仿真技术为基础,结合残余应力检测设备,建立了服役后零件疲劳耐久性分析流程。以某服役后待再制造的汽车变速箱输入轴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轴的有限元模型,得到轴的应力结果;使用疲劳分析软件fe-safe读取应力结果,对轴进行疲劳分析得到其整体寿命分布云图及危险区域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对轴的再制造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为了解决冷冻饮品分销过程中品质因温度波动问题而下降,延长其保质期,设计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PLA保温包装杯。本文以冰淇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包装结构、不同冰淇淋质量和温度波动期对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杯体的保温性能与包装结构有关,中空结构的平均温升速度最小,保温性能最佳;两支冰淇淋质量有利于改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在23℃/50%RH环境条件下,中空结构30m厚的PLA保温杯能够有效延长冰淇淋的配送保温时间,在运输和临时储存期间提供有效的保温,验证了最佳保温包装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绿色设计重用是指将过去的设计及设计知识应用到当前的设计活动并融入绿色设计思想。在绿色设计思想、设计重用及IDEF建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持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的IDEF0系统模型,探讨了产品设计知识重用过程。
摘要:介绍了成组工艺GT(GroupTechnology)和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的基本方法,提出以PDM(ProductDataManagement)系统作为集成框架,将已有的传统应用软件Auto-CAD和CAPP进行有机地集成。
摘要:团簇是介于微观原子、分子与宏观凝聚态之间的物质结构新层次,具有确定的原子数量和精确可控的几何与电子结构。某些特定的稳定团簇具有类似单个原子的特性,因此可看作“超原子”进行功能精确可控的材料组装与器件设计。文章以富勒烯团簇、金属掺杂Si/Ge团簇、八面体[M6E8]团簇和As团簇为例,重点介绍近年来团簇组装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探讨团簇组装对团簇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作用,并对本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摘要:针对定压预紧下的角接触球轴承在动态条件下的接触状态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了定压预紧机理和受力特点,考虑了陀螺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基于Hertz接触理论,提出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动态非线性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对模型的数值迭代,确定了角接触轴承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包括轴承内外圈在动态情况下的法向接触力、接触角、最大压应力、轴向位移、接触斑点和刚度值等动态接触参数集.设计了一个装有定压预紧轴承组的试验台,通过预紧力和转速调整,测量轴承在不同工况下内外圈的相对位移,与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比对,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为轴承生热量和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