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绿色电网发展必须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架空输电线路在水中立塔时,迫使电力建设者寻求更加经济、环保和高效的施工方法,这需要对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技术开展研究.本文对水中立塔可循环利用的"钢构栈桥平台"、"无土围堰"和"浮动栈桥"等结构形式的设计与选择原则、结构布置方式、材料要求、荷载取值、结构计算与构造措施等进行规范,形成系列浅水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解决方案.
摘要:为探究投喂频率对不同水平的复合非粮蛋白源替代饲料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浆生化、肠道形态和抗氧化的影响,设计了棉籽浓缩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和小球藻4种非粮蛋白源混合(8﹕5﹕3﹕4)后替代0、30%、60%和90%的鱼粉的四种等氮等脂饲料(D1、D2、D3和D4),设置3个投喂频率(1、2和4次/d)。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体重为(14.23±0.07)g的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室外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摄食D4饲料组大口黑鲈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沉积率(PRE)显著低于D1—D3组,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1次/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2和4次/d投喂组(P<0.05)。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摄食D4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浆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D1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1次/d大口黑鲈血浆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2和4次/d组(P<0.05),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投喂1次/d的处理组中,摄食D4饲料组的全鱼粗脂肪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投喂频率下,D4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1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D2组(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2次/d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1次/d组(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在摄食不同饲料条件下,投喂2次/d的大口黑鲈肠道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肌层厚度和绒毛表面积显著高于投喂1次/d,投喂4次/d的大口黑鲈肠道隐窝深度显著低于1次/d(P<0.05)。综上所述,以2次/d投喂60%替代水平新型蛋白源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摘要:彭州市垃圾填埋场为了实现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SBR+混凝沉淀"系统的快速恢复运行,减轻渗滤液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对污水厂造成的冲击,采用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方法,先驯化污泥再进行工艺调试。结果表明,系统经恢复调试后运行稳定,对渗滤液中COD、氨氮、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6%~76.7%)、(59.4%~60.5%)、(59.5%~88.9%),处理费用为6.9元/m^3,但不能达标排放。通过实验室小试验证,在SBR生化处理前降低氨氮浓度将使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三级排放标准。
摘要: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领域,如何有效解决高精度地图数据建模、存储、分发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问题,文章提供一种地图更新方法及设备,其中地图更新方法包括:接收车端设备和/或路侧设备采集并发送的道路交通信息;根据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对所述边缘网络设备管辖区域对应的区域地图进行更新;将更新后的区域地图发送至核心网络设备和/或所述边缘网络设备管辖区域内的路侧设备。文章地图更新方法周期短、及时性高。
摘要:为研究分离岛式车站交叉洞群的周边环境效应,以广州市某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正线隧道、联络通道和站台横通道的多洞室数值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左右线隧道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有限元模型地层为不均匀地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隧道交叉洞群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应变特征、支护变形受荷规律等,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洞施工会引起围岩应力场位移场重分布,上覆围岩会向两侧滑动,造成洞间土体呈受压状态,侧洞会向两侧位移;支护结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隧道与联络通道的接口处,并且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值大小与距交叉段远近成负相关,离交叉段越远,支护应力值越小。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研究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复方赖诺普利,并分析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对其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2组,Ⅰ组空腹服复方赖诺普利片1片(每片含赖诺普利10.0 mg,氢氯噻嗪12.5 mg),Ⅱ组进食后服复方赖诺普利片1片,交叉间隔为1 wk。结果:空腹和进食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赖诺普利的tmax分别为(7.3±s 1.2)和(7.5±1.0)h;cmax分别为(42±7)和(33±10)μg·L-1;t1/2分别为(13.7±2.0)和(12.5±2.2)h; MRT分别为(20±3)和(19.9±2.5)h;AUC0~72分别为(545±147)和(493±125)μg·h·L-1。氢氯噻嗪的tmax分别为(2.8±0.7)和(4.6±1.1)h;cmax分别为(82±23)和(77±13)μg·L-1;t1/2分别为(8.6±1.8)和(8.4±1.7)h;MRT分别为(10.4±2.0)和(11.6±1.6)h;AUC0~48分别为(680±281)和(684±83)μg·h·L-1。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复方赖诺普利制剂的临床药动学研究;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会影响赖诺普利的达峰浓度和氢氯噻嗪的达峰时间。
摘要:准Z源逆变器因输入电流连续、结构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地用来代替传统的两级结构。针对现有调制策略存在的生成栅极信号复杂、逆变桥开关器件切换次数过多、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大和电压增益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开关次数和高电压增益的准Z源逆变器不连续调制策略。该策略在每个周期内使用更少的参考信号即可生成栅极控制信号,同时这种不连续调制策略的开关信号在每个基频的部分周期内被钳位到正极或负极,使得逆变器开关次数显著减少,进而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此外,通过合理设计直通时间和直通插入位置,获得最大输出电压增益。MATLAB/PLECS仿真和RT-LAB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儿科24 h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为儿童患者提供24 h同质化、高标准的静脉用药调配服务,保障儿童群体静脉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前期项目建设设计、信息系统支持设计、工作流程设计和人力资源统筹安排等举措,构建一套合理、完善的儿科24 h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结果构建了一套基本符合儿童静脉用药特点、能满足儿科临床静脉药物治疗需求、24 h不间断工作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涵盖了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质控和管理多个环节。结论该体系将同质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贯穿儿科静脉用药调配的全过程,全方位提高儿童静脉用药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风险,可为同行开展儿科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为了实现液冷组件的可靠性设计,并且缩短液冷流道结构的设计周期,文中在通过力学仿真计算获得大量仿真数据的基础上,探索了流道承压共性规律,明确了液冷流道承压最大应力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液冷流道内部的最大等效应力与盖板厚度呈反比,与盖板承压宽度的平方呈正比,与内压呈正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液冷流道承压力学模型σ=KPL2H-1,其中,对于铝合金液冷组件,K=0.243 mm-1。该承压力学模型为液冷组件提供了力学设计依据,根据液冷组件流道内压可以快速明确其几何尺寸,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且广泛适用于采用其他焊接方法制造的同结构类型的液冷组件。
摘要:为满足机器人探测动态障碍物的需要,系统设计了包括四路超声波发射和五路接收电路。通过对五路接收信号的信息融合,可获得障碍物相对机器人的方位及相对距离,并通过对相邻两次扫描结果的处理可得到障碍物与机器人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及障碍物相对机器人运动的大体方向。测距范围:0.05~5m;精度:±4cm,测速精度:±1cm/s.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